健康養身★疫情告急宅在家焦慮指數往上飆! 營養師大推解憂配方

疫情告急宅在家焦慮指數往上飆! 營養師大推解憂配方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案例確診個案近期連連發生,令人擔憂的是確診者足跡可能已佈達到你我的生活圈。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快速,甚至是感染後也可能出現無症狀,不少企業也開始讓員工在家遠距工作,讓感染風險降低, 「Stay at home」居家隔離、減少外出就是最好的防疫動作。


不能外出的日子一久,難免令人焦慮感提升,如果你因疫情自我隔離、減少出門,壓力很大該怎麼辦?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建議可以透過從飲食下手,某些食物裡面的營養素有助於減輕焦慮。


潘富子進一步說明,飲食不只關係到生理機能健康,同時也對情緒和精神健康有很大影響。若平時因飲食營養攝取不均衡,使得合成血清素的原料缺少,則可能會影響到大腦功能、荷爾蒙代謝。有「快樂荷爾蒙」之稱的血清素是負責掌管情緒和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因此多多攝取有助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及具神經修護功能的營養素相當重要。而有幾種營養素,民眾可以多多攝取幫助調節情緒,如:色胺酸、鈣、鎂、維生素B群、維生素D、Omega-3脂肪酸等。


▸色胺酸:色胺酸是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而色胺酸則可以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中來獲得,蛋白質在體內會被分解為色胺酸,有助調節情緒、減輕焦慮。例如:魚類、肉類、蛋、牛奶、黃豆等。


▸鈣:鈣質在大多數人觀念裡與人體肌肉骨骼連結,但鈣質攝取不足也可能影響維持正常神經的感應性,可能出現情緒起伏大、易怒、失眠等。潘富子營養師提醒 根據102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國人鈣質攝取高達九成以上普遍不足。國健署建議成人1天應攝取 1,000 毫克,高鈣食物則有起司、黑芝麻、小魚干、蝦米、傳統豆腐、豆干、紫菜及深綠色蔬菜等。


▸鎂:鎂的作用除了能幫助神經傳導及肌肉運作,也有幫助穩定心律、血糖的功效,並能協助骨骼建構與礦化等。不過人體無法自己製造鎂,必需由食物來攝取。黑巧克力、香蕉、深綠色蔬菜、堅果、小麥胚芽等食材皆含有豐富的鎂。


▸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中的B1、B6 和B12皆與腦部神經機能正常運作相關,糙米、薯類、豆類、玉米、瘦肉、牛奶、蛤蠣和深綠色蔬菜等都是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材。潘富子營養師也提醒現代人飲食攝取較多的精緻澱粉(麵包、米飯、麵食)、蔬菜攝取較少,也容易缺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B群。


▸維生素D:維生素D除了可協助強健肌肉骨骼外,近期研究也發現與免疫和神經系統調節等功能有關;缺乏維生素D可能引發情緒焦慮、憂鬱等狀況。除了透過日曬可促進人體維生素D生成外,也可從鯖魚、鮭魚、乾香菇(日曬)、雞蛋等天然食物或含維生素D營養補充品獲得維生素D。


▸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有許多好處,其中對大腦有抗發炎、維護腦部健康等功能,近年也有研究指出具有預防憂鬱的效果。中小型魚類(鯖魚、秋刀魚等)、亞麻籽、奇亞籽、核桃等皆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


最後潘富子營養師提醒在家遠距工作與平日在公司靜態的工作型態會減少許多身體活動,居家防疫也別忘了伸展筋骨適時運動。人體在運動時能穩定神經系統,會分泌腦內啡、血清素等快樂激素,能減輕壓力、緊張和焦慮,提升睡眠品質。攝取好食物也要記得控制飲食份量顧及身材,避免日後發生肥胖的另類災情。


更多NOW健康報導
▸指揮中心鬆綁Ct值大於30可解隔離 Ct值代表什麼意義?
▸「疾管家」開啟實聯制功能 掃描QR Code足跡全都錄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女性夏日最大的困擾不外乎是防曬再怎樣做到滴水不露,有些膚色仍舊暗沉、不明亮,曬出大花臉。馬偕醫院皮膚科尤彥棻醫師告訴你,三大美白秘技。 一、美白+防曬,絕不能偷懶 陽光中的紫外線根據波長長短可分為UVA、UVB與UVC三種。UVC能量最強但在經臭氧層時會被大氣所阻絕。U...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音波時代真的來臨了嗎?電波拉皮真的徹底被取代?或許有些跟風者會有這樣的迷思,但專業醫師則表示:「相輔相成方能事半功倍」。 醫美診所的美女醫師鄞愉心表示,電波還是音波皆有其不同的作用原理,不論是探頭、波長、深度都有其“適任”的地方及效果,因此就算...

閱讀詳情 »

一開始,我必須先說:「糖,是一種有『害』之物。」 「糖」不但會增加體脂肪、引發代謝症候群、焦慮、反應遲鈍,影響工作或日常生活,嚴重時,還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癌症等疾病的產生。這一切可怕的連鎖反應,幾乎全都可以歸咎於「糖」。 因此,各位千萬要銘記於心,只要一天不斷糖(也就是「停止攝取糖分...

閱讀詳情 »

◎執行「斷糖飲食法」,九十%的病,都能痊癒所謂的「斷糖飲食法」,就是「戒斷糖分,不攝取糖分及含糖食物」。相較於近年來爆紅的「限糖減肥法」,強調的是「限制糖分」的攝取量;斷糖則是以「完全戒斷糖分」為基本原則。如果想減肥,「限糖」當然有一定的成效,不過,若你的目的是預防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甚至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