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疼痛是正常老化現象? 揭穿慢性疼痛7個常見迷思

疼痛是正常老化現象? 揭穿慢性疼痛7個常見迷思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慢性疼痛對於社會、工作和家庭環境也有嚴重的不利影響,患有慢性疼痛的人只能永遠與疼痛為伍嗎?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疼痛管理專家Joseph Abdelmalak醫學博士說,慢性疼痛及其治療方法經常被誤解,治療的目標是在控制疼痛而不是治癒慢性疼痛,提醒如有疼痛難忍情形,請尋求專業醫師的意見,以下為Abdelmalak博士破除了七個常見的疼痛迷思:

迷思一:疼痛是正常老化現象

雖然有時疼痛與老化有關,但是與身體磨損引起的疼痛和慢性疼痛是有區別的。慢性疼痛可能是在一場疾病或傷害所導致的結果,它會隨年齡而變化,不會只集中在一個年齡層,它可能會發生在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身上。

迷思二:忍著痛苦生活是最好的方式

永遠不要咬牙忍耐痛苦。如果你忽視痛苦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尤其當你不願意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選擇忍受著痛苦在生活,請尋求醫生指導你接受最好的治療。

迷思三:疼痛中運動一定會傷害自己

運動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改善身體,還能提振精神。研究發現,通常患有慢性疼痛的人也會患上焦慮和抑鬱症。如今,現在有不同類型的運動,選擇一項自己喜歡並堅持的運動項目,能夠促進身心健康。如果有任何疑慮,請醫生給出一個方向,從輕度到中度的運動開始,如物理治療是成功康復的關鍵。規劃

迷思四:長期服用止痛藥會上癮 

慢性疼痛患者的麻醉成癮發生率與普通人大致相同。預防上癮的最好方法是與醫師好好討論,醫生會確保你在適當的時間內得到適當的劑量。

迷思五: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來止痛會導致心臟病發作

心臟病發作和其他血管問題只發生在使用這些消炎藥物的一小部分患者身上。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用於輕或中度慢性疼痛時,主要是通過阻斷疼痛附近的部位,對慢性疼痛患者的益處可能大於壞處。

迷思六:慢性疼痛殺傷力強

慢性疼痛雖然不會有直接殺傷力,但它會對你的生活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通常患有慢性疼痛,其自殺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兩倍。如果你有任何尋短的想法,必須尋求支持團體、醫生,家人或朋友的幫助。Abdelmalak博士說,「如果疼痛似乎難以忍受,在某些嚴重的情况下,很可能會引發尋短的感覺,在絕望來臨之前,向疼痛專家尋求幫助十分重要的」。

誤區七:老是想著痛苦不會變得更糟

身體上的痛苦伴隨心理痛苦肯定會使你更加痛苦,而沉迷於你的內心痛苦會使壓力達加倍的效果。Abdelmalak博士說,請記住,治療的目標是控制疼痛而不是治癒慢性疼痛。

參考資料:7 Common Myths About Chronic Pain

【延伸閱讀】

生完小孩變胖不要急 賴睿昕醫師揭產後減重3大觀念

不只久站久坐要注意靜脈曲張 『這族群』更容易忽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8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愛穿高跟鞋的女生常有扭傷腳踝的問題,一不小心腳踩空,就扭到腳。有位年輕女子,扭傷腳踝好幾個月了,一直無法復原,平常走路走久些,腳就會痠痛;她進一步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診治,經由增生療法治療後,痠痛感明顯改善,再加上復健運動治療,現在已經可快樂出門逛街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只要對自己有信心、遵照醫師建議,無論歷經治療或復發折磨,還是能看見未來!」現年36歲的彭小姐,3年半前檢出乳癌第4期,化療讓她飽受折磨,1年半後復發,癌細胞轉移擴大更帶給她雙重打擊,但不放棄的她決定接受新藥治療,持續服藥11個月來,病情漸漸好轉,現在不僅能正常工作、生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最新「幸福指數大調查」發現,台灣人幸福指數僅有65.94,屬於「中段班」,許多人過得相當悶,喜歡抱怨。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課程」導師班夏哈受邀來台演講,他認為,抱怨是很重要的事,但除了抱怨,也應該找出讓情況改變的方法,才能獲得真正精神健康。班夏哈演講時指出,每個人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越早有性經驗,就越早暴露於HPV病毒感染的威脅,恐增罹癌機會!國內研究顯示,持續感染HPV病毒,可能引發癌前病變或癌症,增加高達25倍罹患子宮頸原位癌風險。醫師提醒,台灣年輕女孩初體驗年齡有逐漸下降趨勢,為了有效防治子宮頸癌,疫苗加抹片不可少。據美國一項針對18-35歲女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