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嚴重疲憊感 需專業治療

癌友嚴重疲憊感 需專業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卵巢癌的張女士,每次化療完後,都無法走路、吃飯或喝水,全身軟趴趴,無法集中精神,感到身心俱疲。衛福部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駿逸表示,癌友常見的疲憊感不只是「累」,而是癌因性疲憊症,是由癌症引起情緒、生理的筋疲力盡,無法透過休息緩解。事實上,許多患者甚至醫護人員,沒有想過疲憊的狀況,應接受適當的協助和治療。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調查指出,76%的患者在罹病或治療過程中,曾經歷或現在正面對疲憊情形。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透露,對於不同癌種和治療方式的患者來說,癌因性疲憊症都是生理困擾的前三名,甚至超越噁心嘔吐、掉髮或疼痛等不適,常讓患者陷入難以言喻的沮喪感之中。 陳駿逸說,罹癌後容易出現情緒低落,治療時應先評估癌因性疲憊症的嚴重程度,並排除營養不良和睡眠障礙等問題。若是輕度癌因性疲憊症,可以非藥物方式改善,如飲食營養指導、運動、節省能量等原則,像是坐著做事、使用輔助器維持好的姿勢和穿著寬鬆衣物等。其中,運動相當重要,每周應有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找復健科醫師設計合適療程,或加入太極拳、游泳、健走等團體運動。 若是中、重度癌因性疲憊症,可使用針對癌因性疲憊症的處方藥,像是黃耆多醣注射針劑治療。呼籲癌友不應把癌因性疲憊當作理所當然的現象,而獨自忍受不敢喊累,應請求醫師的協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3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為能幫助巴金森氏症病友舒緩疾病的折磨,且提升生活品質,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等醫師開發出簡化的太極運動,並積極舉辦講座及運動指導,希望能幫助更多病友減緩病症惡化。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顯示,太極拳能有效幫助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平衡能力,研究中的195名患者,練太極後,包括柔軟度、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把握春天季節保養肝臟,不但能維持全身氣機舒暢的作用,也能減少感冒,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指出,以傳統中醫而言,人體五臟中,肝屬木,春天也屬木,因此利用春天時節養肝,較能達到養生的效果。肝臟主疏泄,當肝臟的疏泄功能出問題時,就容易使人出現疲勞、渾身不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也有下背痛的困擾嗎?其實幾乎每個人一生都至少會有一次下背痛的經驗;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凱華指出,通常症狀輕微的患者,休息3至5天後就能改善,但若合併其他神經病變等問題,除了會使下肢麻痛等,嚴重還會影響大小便功能。好發下背痛的原因較多重,像是急性下背部肌肉拉傷、長期姿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世界上約2%的人都遭受到強迫症困擾,不但影響了人際關係,甚至還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精神科醫師郭彥麟指出,主要是因大腦結構、功能失調等生理問題所導致,與個性、意志力無關,若一昧強求患者用意志力克服,恐指會增加患者的焦慮,使病症加劇。包括重複清洗、檢查、整理、儀式化行為等,都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