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發現這4種兒虐跡象 應提高警覺立即通報

  1歲大的寶寶哭鬧不止,也不太吃東西,家長帶至醫院就醫,醫師原本以為是小問題,但影像檢查卻發現孩子竟有多根骨頭斷裂,明顯是受虐痕跡,緊急通報衛生福利部113保護專線及兒少單位,但家長卻抵死不承認,堅稱是孩子學走路自己摔的。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少保護中心召集人黃璟隆表示,醫療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都應有警覺心,如果遇到下列4種兒虐可能跡象,就必須立即通報。(一)身虐:遭身虐兒童大多年紀很小,尚無反抗能力,皮膚出現明顯傷痕,尤其有重複、新舊傷痕時更要當心。(二)性虐待:較常發生在青少年時期。(三)精神虐待:小朋友到院時常有恐懼害怕神情、不敢多說話。(四)疏忽):惡意使小朋友營養不良、身形過瘦,或家長有毒癮等情形成高風險家庭,都可高度懷疑有兒虐情形。

  為了積極佈建受虐兒防治網,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召開記者會,理事長劉家正指出,新北市共有1600多家基層診所,以1家診所1天看診50至60人次,每天就能夠接觸約8至10萬個家庭,對兒虐防制是一股強大助力。不過,大部分基層診所醫師不見得可以精準掌握兒虐事件,因此,基層醫療協會也整理出10項高風險家庭徵兆的精簡篩檢表,減少基層醫師通報的困難度,篩檢項目分述如下:

(一)可疑延遲就醫。

(二)1年內多次急診外傷就醫。

(三)病情、病史與一般病兒就醫狀況不同,疑似兒虐者。

(四)皮膚:身體不同的區域有多處新舊瘀傷、挫傷、燙傷。

(五)骨折:1歲之前或不會走路的嬰兒同時多處骨折(先天遺傳性骨折除外)。

(六)性虐待:陰部、肛門、口腔受傷、疼痛,原因不明或不合理。

(七)性病傳染、懷孕疏忽。

(八)體重過輕合併營養不良行為異常,無按時預防注射或對任何兒少無適時的關懷注意者精神虐待。

(九)兒少遭受或疑似遭受各種類型之虐待,如不當語言、體罰、禁閉、禁食。

(十)異常精神心理狀態,如逃家、懼學,或其他言行異常。

  劉家正強調,除了照護疏忽外,沒有依照規定接種常規疫苗也是1種兒虐,並非施虐才算是兒虐,希望透過診所醫師的通報捷徑,找出疑似兒虐個案。

相關推薦

腸胃,是人體消化系統的一部分, 因此,腸胃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說起來,腸道保健其實就是一些很簡單卻很有效的小招數,一杯水,足以讓你受益終生。 重視喝水的人,越來越多了;但真正會喝的人,卻為數不多。不挑時間地喝、不計較內容地喝、不動腦筋地喝……都只能證明你只是喝水,卻不一...

閱讀詳情 »

1. 額頭長痘 原因:壓力大,脾氣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環有問題..。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2.雙眉間長痘: 原因:胸悶,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過激烈的運動,避免煙、酒、辛辣食品。 3.鼻頭長痘: 原因:胃火過盛,消化系統異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4.鼻翼長痘: 原因:與卵巢機能...

閱讀詳情 »

避孕是很重要的課題之一。然而,若發現不小心忘了避孕,這時,妳可能需要「事後避孕藥」來幫忙了。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葉爵榮藥師提醒,使用任何避孕藥物都需要有正確的觀念與使用方法,且最好經過醫師或藥師諮詢後再使用,對身體健康才更有保障。  事後避孕藥,主要成分包括高劑量的女性荷爾蒙與黃體素,可用以降低精卵...

閱讀詳情 »

憂鬱症是最多人會得到「文明病」之一,除了前去就診的人數之外,其實還有很多人有輕型的、或被隱藏住的憂鬱症,對於沒有罹患憂鬱症的人,或許很難瞭解他們的想法,但事實上,連憂鬱症患者都不一定能弄懂自己…以下是一位叫嵐兒的女生在DeluCat中文動態發佈站上畫的漫畫,它很沉重,但會讓人更瞭解憂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