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壓在標準值 仍可能罹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眼壓在標準值 仍可能罹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近十年來青光眼患者呈翻倍成長,根據衛福部統計,2015年全台就診人數中,青光眼患者約有三十四萬人,占總人口的1.6%,其中40歲以上患者約有29萬人,占該年齡層的2.7%;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眼科主任陳家祿指出,青光眼已成為成年人失明的第二大主因。其中所有青光眼患者中,約有四分之一被診斷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不得輕忽嚴重性。

50多歲婦女視力模糊 竟是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惹禍

臨床上,一名50多歲葉小姐,有高血脂病史,因視力模糊加上老花,赴眼科就診,經檢查後,雖矯正視力、眼壓與血壓都在正常範圍內,但接受免散瞳眼底攝影檢查,卻發現葉小姐有單側視神經盤有局部異常凹陷現象,進一步檢查,發現有弓狀視野缺損與視神經損傷,因此確診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但也讓葉小姐很疑惑,明明眼壓正常為何還是罹患青光眼。

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初期症狀不明顯

其實高眼壓確實和青光眼有關,因此眼壓是健康檢查時篩檢青光眼的重要指標,但臨床上發現,眼壓值即使落在標準範圍內,卻仍有不可逆的視神經損傷和視野缺損等青光眼疾病變化,又稱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陳家祿主任表示,主要是因血管因素導致,其次才是眼球生理解剖問題,尤其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加上視力也未受影響,常使患者忽略病情。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遠離青光眼找上門

一旦罹患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不僅睫狀體與脈絡膜血管網阻力會高於正常人二至三倍,也會因血管阻力增加,促使視神經血液灌流下降,這時若有血管失調等因素,恐還會使視神經造成損傷;陳家祿主任呼籲,包括年長者、低血壓、心血管疾病、血管收縮症候群等,都屬於高危險族群,因此除了定期接受眼科治療,平時也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透過均衡飲食且適量運動,並控制自身的內科疾病,就能有效舒緩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問題。

【延伸閱讀】 越休息越嚴重 僵直性脊椎炎就該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3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入秋之後天氣變化大,又有秋老虎,早晚溫差很大,不少人因為一天當中忽高忽低的氣溫無法調節,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咳嗽!傳統中醫認為,身體的正氣不足,則會體虛,所謂的正氣就是人體的免疫力,至於肺氣虛就容易形成感冒體質;所以,想要預防因天氣變化而感冒咳嗽,可以朝向保養肺部,使肺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家的孩子已經三歲卻還未使用完整句子說話嗎?小心可能是語言遲緩,應盡快接受治療師評估!3歲的許姓雙胞胎,僅會少數詞彙說話,且僅能以手指比或狀聲詞表達想法和情緒,無法完整表達句子,經媽媽帶至醫院評估,確定語言發展僅有2歲能力。孩子語言發展障礙不及時治療 恐影響未來成長亞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綜合報導】本土劇女藝人白家綺日前在錄影中因腹部劇痛,而緊急送醫,經紀公司證實為急性膽囊炎,手術治療順利,而她本人公開貼文,秀出自己病床照,手上則是開刀取出的膽結石。醫師提醒,生產3胎以上、快速減重的女性為是膽結石的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 白家綺透過臉書表示,7年前健康檢查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為加速民眾2劑疫苗接種完成率,台北市政府鼓勵市民至COVID-19公費疫苗平台登記及預約接種,若錯過預約時間或沒有在平台登記意願者,可洽台北市23家醫院,透過醫院的預約掛號系統即可接種COVID-19疫苗。另有15個接種站開放現場登記接種,民眾可多加利用。 ▲COV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