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眼睛老化不是老年人專利 小心白內障年輕化

眼睛老化不是老年人專利 小心白內障年輕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現代人不分男女老幼,每天都在滑手機,彷彿拿著電燈泡一直看一樣,小心光害已燒壞了你的眼睛!一旦眼睛經常出現視力模糊、眼睛疲勞、畏光、複視等症狀,極可能惡化成白內障,不得不慎。中醫師指出,雖然現代人會補充葉黃素,葉黃素的好處是阻擋藍光,用阻絕的方式,避免眼睛承受光害,但重點還是要有好的肝臟機能;中醫有所謂肝開竅於目,因此肝藥顧眼睛更是溯本清源。

膽汁分泌品質不好 眼睛容易乾澀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現代人已離不開3C產品,而3C的藍光會導致眼睛所受到的傷害非常大;至於白內障很重要原因是老化,而目前已有年輕化的現象。由於肝分泌膽汁,膽汁分泌的品質若不好,眼睛就容易乾澀,而有人眼睛不好,會吃蛇膽與熊膽補充,就是此理;好的肝,需要好肝藥照顧,肝若好,眼睛就不易疲勞。

眼睛是神經系統最高指導單位 顧目瞅更要護肝

過度疲勞絕對是很傷害身體,而且也傷眼;李深浦中醫師說明,眼睛是神經系統最高指導單位,當身體機能無法隨著眼睛變化在反射,就已經疲勞,很可能已受到傷害。李深浦醫師強調,很多人以為吃葉黃素或是枸杞、黃精可以改善眼睛問題,但是若已經太累這些都不夠,必須要讓身體不累,腦神經反應靈活,休息要足夠、睡眠好、運動以及營養補充,而且要有保護肝臟的營養,使分泌高級的膽汁。


眼睛老化不是老年人專利 小心白內障年輕化

▲李深浦中醫師

肝分泌膽汁好壞 和腦筋判斷力與解讀力有關係

李深浦醫師指出,即使是乾眼症都可以醫治,主要是得使膽汁分泌好,要從肝臟分泌膽汁機能做起,使肝臟分泌的膽汁品質比較好,眼睛比較不累,腦筋清楚,一個人的判斷力都會變好。中醫指出膽是「中正之官」,而所謂「中正之官」,即決斷者、裁判官,判斷事物。李深浦醫師表示,廟裡法官的臉是塗膽青的顏色,代表其膽健康又強壯,且判斷力很好;例如做生意創業者若思路不明就會失敗,缺少判斷力,眼睛亮才有判變力,做事才完美,都和肝分泌膽汁有關係。因此,要照顧好眼睛一定要顧肝使膽汁分泌好,膽汁分泌的好壞,都和腦筋的判斷力、解讀力很有關係。

肝經與膽經較弱 要注意肝的保健和治療

一般人會因為眼睛乾澀和預防白內障去看中醫;李深浦醫師指出,診斷頭腦與眼睛反射以及判斷力和解讀力,是中醫強項,經由檢查發現肝經與膽經比較弱,眼睛不好的開始就是肝分泌膽汁不好了,而五、六十歲就做白內障手術,其實就要注意肝的保健和治療。


眼睛老化不是老年人專利 小心白內障年輕化

服用保護眼睛用藥 必須肝臟吸收與代謝好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保護眼睛的用藥,和肝的生物化學反應相關,要使肝臟的吸收與代謝好,吃葉黃素、枸杞、黃精時,一定要肝臟很好,才能分解吸收。若是體內生物機能不好時,會比較不耐煩常發脾氣,這就是肝生物化學反應不好;若體內的氣很順,生化機能好,才會感覺很幸福,生化機能不好,常生悶氣、憂鬰和煩惱,呈現凶惡眼神,就不會有幸福感,這就是肝有問題。

肝藥顧肝與顧腎 改善眼睛疲勞、流目油、目朦朧、眼昏花

中藥使用幾千年,很多人也開始漸漸相信和接受中藥保健的觀念,不會再是西醫醫不好的病才來看中醫,平常就會從中醫藥保養自己。未來透過中醫藥來讓自己更健康的人會愈來愈多,而用肝藥顧肝與顧腎,是可以來改善眼睛疲勞、流目油、目朦朧、眼昏花將是大勢所趨。

【延伸閱讀】

你的骨質年齡是幾歲? 老化首要看骨質

夏末初秋氣候多變化 預防感冒有撇步

眼屎流目油眼疲勞 都跟肝臟健康有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0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image.baidu)   相傳北宋年間,有位朝廷使者赴四川辦事途中,見一位滿頭青絲、年約十六七歲的姑娘,手執竹竿正在追打一個白髮蒼蒼的八九十歲老翁。使者見狀便責問姑娘為何不尊敬老人,那姑娘回答:“這人是我的曾孫兒。家有良藥他不肯服食,年紀輕輕卻老態龍鍾的,我才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位60歲男子,走路的時候會腳痛,原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以為意,但後來走路變得一瘸一瘸的,甚至四肢冰冷、發紫,足部潰瘍的傷口經久不癒,醫師診斷後為下肢動脈阻塞,及時給予治療後才避免傷口惡化,截肢的命運。 不只心臟!四肢也會血管阻塞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楊為舜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看似完美無瑕的30歲電腦工程師,外表乾淨整潔,卻有一個難以啟齒之苦─「口臭」。每當遇到親友詢問,陳姓工程師只能用「火氣太大」來搪塞,天天喝仙草茶,還用漱口水清潔,成效還是不佳,只好大量噴灑古龍水壓致惡臭。直到最近,向醫師求診檢查赫然發現,竟是罹患口腔癌。 問診後,醫師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據統計,國內手機、平板電腦的持有比例超過6成。醫師表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對肌肉、骨骼系統都有潛在風險,尤其手機容易用單手、拇指操作,長時間滑螢幕、編寫簡訊,伴隨高重複性動作更可能傷害拇指,罹患板機指機率大增。 電腦工作者 肩頸上肢疼痛高7成 根據過去流行病學調查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