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醫美亂象 業界紛對醫師法規輔導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日前台大外科醫師甫從醫美診所返回醫界,他的回歸也顯現了光鮮亮麗的美容醫學與五大科所面臨的醫糾風險其實不相上下。為解決頻傳的醫美亂象,政府近期陸續加強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醫美違法廣告檢舉等行動,而業界也紛紛專對醫療產業第一線人員-醫師,進行相關法規的輔導課程,加強醫病關係的溝通。

今(10)日北醫醫務管理協會與耀聖資訊科技公司合辦醫美評鑑與廣告座談會中,集邀相關專家與基層醫療服務單位的醫師共同研討。與會專家指出,對於醫美,患者的期待值多半比一般醫療行為高,就醫風險意識較低,連帶使機構端廣告需求高、技術發展多且快速,因此收費項目五花八門、誇大不實的廣告頻繁。若未經過充分溝通,往往衍伸出可能風險未充分告知、麻醉爭議、患者不清楚儀器設備是否合格等問題。

民眾對於醫療行為最基本的要求是資訊透明!衛生署於年初委託醫策會辦理「美容醫學品質認證」自主管理,認證類別分為侵入性美容手術的粉紅色標章,及低侵入性光電治療或針劑注射治療的綠色標章。但因為目前無法規強制限制,採自主制度,執行成果有待觀察。

此外,因為坊間大量的醫美廣告,民眾對醫美行為較缺乏風險意識。與會專家指出,現行的政府醫療廣告管理原則採正面表列容許及禁止刊登項目,事後追懲。一般常規醫療機構不常見違規廣告,但醫美廣告,尤其網路常見疑似跨大不實的資訊內容,例如國內首例、唯一、第一例、最大、診治病例最多、全國或全世界第幾台儀器、最專業、保證、完全根治等誇大字眼,或標榜成癮藥物治療的宣傳。

與會專家說,某些廣告避重就輕地呈現如「滿意度92%」,或患者Before

and

After照片,因這類廣告不容易被認定為違規內容,民眾必須自己提高警覺。

會中專家一再呼籲,從事醫療相關服務及管理,應遵守相關法規!依醫療法規定,醫療機構若以不正當方式招攬病人,可是累犯次數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409

相關推薦

撰文、整理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張家綺醫師、shutterstock 頭痛真的很難受,有時即便閉上眼睛休息,隱隱作痛的感覺仍舊無法停止,在身心靈上都是無比的煎熬。當頭痛症狀出現時,許多人會下意識按按太陽穴,舒緩緊繃的神經與眼睛周圍肌肉,試圖緩解頭痛,除此之外,還有哪些穴道,對頭痛有幫助呢? &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年約70歲周女士為癌症病友,於16年前第一次發現罹患乳癌,原以為治療成功,沒想到三年後癌細胞陸續轉移到肺部、肝臟、骨髓、頭蓋骨等部位,平均每兩年出現一次,前後七次轉移,醫藥費用花了新台幣三百萬多萬,目前退休金幾乎花光殆盡,只能放棄治療。癌新藥共同負擔試辦計畫 讓癌友多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在台灣女性癌症排行榜中,乳癌發生率是第一名,死亡率也是名列前茅,乳癌是許多女性的夢魘。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有三種生活習慣可降低乳癌風險,包括維持健康體重、規律運動,以及限制酒精攝取量。這項研究報告來自美國癌症研究院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研究學者分析超過一百份研究報告,因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一年一度福隆國際沙雕季展開,象徵著夏天的腳步到來,不少人開始規劃夏季海濱出遊或為夏日添購新衣,短袖、短褲、薄紗、海灘褲、比基尼紛紛出爐試裝,身材展露無疑,就像在為自己的身材做一次性的驗收。夏天秀身材 愛美有理、安全第一!現代人不僅愈來愈重視外在體態,相對在飲食均衡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