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神經監測系統奏功 甲狀腺手術降「失聲」率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不少未滿30歲的年輕人都曾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所苦,但大多數患者都是等到「粗脖子」、須手術切除時才發現。統計顯示,約有2%的患者在初次進行甲狀腺手術後,會有永久性聲音沙啞的現象,重複開刀患者聲帶受損率更會增加10倍;因此,醫師會利用「神經監測系統」,降低術後永久性傷害的風險。日前就有一名受甲狀腺腫困擾多年的32歲女性,藉此系統發現其神經走向異常,保住原本優美動聽的聲音。

負責收治該名女病患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葉俊杰醫師指出,該名患者多年前曾因甲狀腺腫大進行手術切除,沒想到術後十年,又因甲狀腺腫復發而壓迫喉嚨,造成吞嚥時有明顯異物感,須開刀切除。當她進行甲狀腺切除術時,透過「喉返神經監測系統」,赫然發現其神經竟直接穿過甲狀腺。所幸透過系統即時偵測,才能避免手術過程傷害神經,免於聲音永久沙啞。

葉俊杰進一步解釋,甲狀腺位於於頸部喉結下方,外型有如蝴蝶狀,是影響最廣的內分泌腺,幾乎身體每個器官的新陳代謝都受甲狀腺影響。而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下的民眾,容易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問題,臨床症狀包括心悸、情緒不穩、暴瘦、拉肚子等,但患者多半都是在出現甲狀腺腫大以後才發現,也就是俗稱的粗脖子,一般常見於女性身上。而臨床上當患者因甲狀腺腫大,嚴重壓迫喉嚨、有異物感時,醫師便會建議進行甲狀腺摘除手術。

由於甲狀腺後方有兩條神經緊密相連,分別是掌管發聲的「喉返神經」與控制高頻發音的「上喉返神經」,因此倘若手術時不慎誤傷了,就容易造成術後聲音沙啞、女聲變「男聲」的永久性後遺症。不少女性或喜愛唱歌的患者,就因懼怕聲帶受損而不敢開刀。而神經監測系統便是利用神經刺激控制聲帶的神經,讓主刀醫師能在手術時定位神經位置,減少神經受損的機率。

葉俊杰說明,一般在進行甲狀腺內視鏡手術或達文西手臂切除術時,常有些能見度較差的區域,很難用目視辨識出神經位置,加上血管和神經容易混淆,手術時容易誤傷神經,特別是需做雙邊手術或重複開刀的患者,受傷機率更大。因此,多半會建議使用神經監測系統,準確定位神經位置,可使手術更安全。

醫師最後強調,神經監測系統雖然助益良多,但只要手術就必然有風險,就算是經驗再豐富的醫師,也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但就門診經驗來看,使用神經監測系統的患者,術後聲帶受損率確實遠低於未使用的患者,可惜的是,目前健保仍未給付,民眾若有使用需求須自行付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31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每到農曆過年,年糕、湯圓和零食都成為受歡迎的食物,但這些食物卻常常殺人於無形,尤其對於吞嚥較為困難的嬰兒和老人更要注意,以免發生食物梗塞造成窒息的狀況。臺中慈濟醫院急診主任黃正金表示,為以防萬一,建議每個人都應學習哈姆立克法,當身邊有人噎到時,可立即搶救;若是自己噎到時...

閱讀詳情 »

  引起手麻較為常見原因的有以下幾種:上 肢神經卡壓:一是拇、食、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後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這是因為正中神經在腕部受到壓 迫,即所謂的「腕管綜合徵」;二是環、小指的麻木疼痛,也可有夜間麻醒史,嚴重者伴有肌萎縮,環、小指的屈...

閱讀詳情 »

許多人想保護肝臟,卻誤信偏方用錯方法,例如:猛吞來路不明的保肝片,或未經醫師診斷即胡亂服用保肝中草藥,結果保肝不成,反而釀成急性肝炎,愈補愈大洞。五味子+芝麻 素人體實驗 肝功能回復正常到底應該如何正確護肝?具有抗氧化效果的植物營養素,扮演不可或缺的明星角色,為了証明植物營養素的有效性,國內在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年假雖然只有6天,但仍可能有年假症候群!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只要放假超過2天以上,有些民眾隔日上課、上班,就可能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精神不濟、疲倦感,甚至腸胃不適、失眠的情形,建議收假前半天,最好待在家中、停止玩樂,當晚11時前就應上床睡覺。開業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