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翻拍微信下同

恩.這不是什麼科幻螳螂.....是英國紐卡斯爾大學裡的一群科學家的一個研究對象...

他們研究的課題就是螳螂究竟有沒有三維立體視覺....

好吧,為瞭解釋他們的研究.. 還要先解釋一下3D立體視覺開始。

人為什麼會有立體視覺呢? 因為人左右眼看到的景像有微小的位移差異... 看近的東西位置差的比較大,遠的東西比較小...  這種視差可以被腦子組合起來,形成立體感。

(你可以自己盯著一個東西分別閉上左右眼看)

 

於是只要用紅藍眼鏡啊.. 或者現在高端一些的電影院裡的偏振光眼鏡啊,分別呈獻給左右眼睛看到不同的東西... 那就可以在平面的螢幕上呈現3D影像了。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好吧...

那這群科學家腦洞到... 那麼, 為了看螳螂究竟有木有3D視覺,那只要給它帶上3D眼睛,然後再給它看3D圖片就好了啊!!!

(螳螂是複眼,究竟複眼有木有3D視覺這個還不確定。 所以這就成了他們的研究課題)

 

於是下面這只螳螂.. 也就成了世界上第一隻戴上了3D眼鏡的螳螂...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但是因為螳螂天生看不到紅色.. 所以科學家用的是藍綠鏡片...

用蜂蠟把鏡片固定到了螳螂的腦袋上... 這樣可以讓螳螂戴著時覺得舒服一點(他們認為的)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眼鏡終於做好了之後.. 他們的實驗開始..

 

實驗的過程是這樣的:

 

給螳螂戴上3D眼鏡之後,他們剛開始先給螳螂看一個普通2維的圓.... 

 

這會,螳螂木有任何捕獵的反應... 這東西看上去距離還比較遠。 

 

後來科學家又給螳螂看了經過藍綠3D處理圓.....

 

螳螂馬上張開雙臂做出了揮擊捕獵的動作!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他們就用這麼一套微型的3D影院系統,成功矇蔽了螳螂的視覺....   對著看上去就在「眼前」的巨物各種揮空的螳螂整個都懵逼了.....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實驗成功! 

 

這個研究表明 螳螂果然還是有三維視覺的嘛!   

好吧....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這個研究一共花了這個研究團隊100萬英鎊 (1000萬人民幣吧) 

 

不要問我為什麼這麼燒錢...

 

研究怎麼給螳螂戴眼鏡也是很費錢的好麼!

看到這個團隊2014年的一篇論文..

 

他們那會才剛剛研究好怎麼用合適的材質才能給螳螂戴上鏡片....

當時他們的成果圖是這樣的....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又過了一年多...

這才研究出了這個東西.... 

 

好吧....

無論這個研究的意義究竟是大是小....

 

總之這螳螂這麼看上去還是很酷的。。。

科學家花了1000萬終於幫「螳螂」戴上了立體3D眼鏡!他們卻被最後的實驗結果震撼了!

文章轉載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wNzI0MA==&mid=402786070&idx=4&sn=d52f51d4ffc4ad04ee0062b4564a4e6a&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關推薦

慢性鼻塞鼻炎元兇,通常都是自律神經失調 慢性鼻塞鼻炎的問題在台灣很常見。眾所周知,慢性鼻塞鼻炎的原因是過敏與感染,但比較少為人知的是,其實當中有很多是屬於自律神經失調。鼻塞鼻炎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也容易造成鼻塞鼻炎。 鼻塞多是鼻腔受刺激的反應,刺激的來源可能是溫度、過敏、...

閱讀詳情 »

冰敷、熱敷的最佳時機 通常我們想要熱敷或冰敷的時候,是因為有運動傷害或者身體痠痛困擾,但是,什麼時機應該要冰敷或者熱敷,各有不同的見解。該怎麼選擇,主要決定於傷害或疼痛問題的原因與時程。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圖說:藥物對神經痛的療效並不好,這種疼痛如果給予神經紓解...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在嚴峻的防疫政策下,大家足不出戶的同時,體重也不知不覺地增加了,但有研究指出,肥胖會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不如就趁防疫期間藉由飲食控制來減重吧!近年來網路流傳許多減重飲食方法,這些方法對健康有沒有害?北榮新竹分院舉辦營養衛教講座「減重迷思大解密」,該院營養科營養師徐靖瑜分析...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李新琳/台北報導 疫情趨緩好消息,新增確診個案數持續探底新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1例死亡。單日僅3例本土個案也寫下這一波本土疫情爆發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