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穩定地增加運動強度 最有利於心臟健康

穩定地增加運動強度 最有利於心臟健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運動就是良藥,但不是越多越好!根據美國心臟學會,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運動訓練的好處大於壞處,不僅能有效提高身體素質,降低心臟病發作及猝死的風險。但對於運動量少的人來說,在身體不能承受情況,參加馬拉松和鐵人三項等高強度運動恐會增加心臟壓力,並增加猝死風險,呼籲循序漸進的運動很重要,先開始輕度的運動計劃,然後再慢慢地建立一個中度到劇烈的運動菜單。

運動就是良藥 有益身體健康

密歇根州皇家橡樹市預防心臟病學和心臟康復主任巴里富蘭克林博士(Barry A. Franklin)指出,運動就是良藥,適度到劇烈的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是運動並非越多越好,特別是身體狀況不佳、患有已知或未知心臟病的人,從事高強度運動很可能會導致心臟病變等風險。

潛在心血疾病 增加猝死風險

富蘭克林博士說,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參加馬拉松、鐵人三項或進行高強度間歇訓練。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參加馬拉松和鐵人三項等高強度運動的人發生心源性猝死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較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男性馬拉松的參與者心臟病發作或猝死的風險已上升,這表明這些運動賽事正吸引高風險的參與者,很可能包括潛在或未確診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高強度運動 並非適合所有人

除非有胸痛、胸悶運動時壓力或嚴重呼吸急促身體症狀者除外,如果想要變得更有活力,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可以嘗試一個輕度的運動計劃,然後慢慢地建立一個中度到劇烈的運動,特別是一開始運動很重要,但要慢一點,即使你在年輕時是一名運動員也不能輕忽。

已罹患心臟疾病、曾開過心臟方面的手術,應在開展鍛鍊之前獲得醫生的同意。若是活動量少、久坐不動的人,在從事任何劇烈活動之前建議先諮詢醫生,避免徒增心臟的壓力,並留意以下幾點:

(1)    在運動前熱身,讓心率逐漸升高,並以較慢的速度進行。

(2)    在水平面上行走6-8週,在沒有呼吸短促、頭暈、胸痛或胸部壓迫感等症狀時,再上山、慢跑或參加更劇烈的活動。

(3)    將運動時間從5分鐘增加到10分鐘,然後再慢慢增加到所需的時間。

(4)    當環境條件對心臟造成更大壓力時,比如在高濕度或高海拔地區,請降低運動強度。

(5)    運動後慢走,讓心率恢復正常。如果有出現任何頭暈、呼吸急促、胸痛或胸悶等症狀,請停止並尋求醫療評估。

【延伸閱讀】

預防心臟衰竭隱形殺手牢記護心3秘訣

喚醒心靈潛在力量 用「禪柔運動」學會對自己溫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1.罐裝番茄醬 罐子裡襯中的樹脂含有雙酚,這是一種會引起從生殖疾病到心髒病、糖尿病和肥胖一系列病症的合成雌性激素。研究發現,大多數人體內的雙酚水平都超量,從而會抑制精子生長或損害染色體。每升的罐裝番茄中就會有50微克的多酚,足以影響人們的健康,尤其是年輕人。罐裝番茄醬是很不...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下同) 中醫認為,薑是助陽之品,所以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薑”之語。而現代臨床藥理學研究發現,薑具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抗炎鎮痛、同時興奮人體多個系統的功能,還能調節男性前列腺的機能,治療中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生殖功能障礙,因此,薑常被用於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精神疾病患者常被視為社會的不定時炸彈,遭受歧視的眼光,也因此使得部分患者和家屬就是因為害怕社會異樣眼光,反而不願就醫治療;恩主公醫院精神科職能治療師胡哲睿指出,其實精神疾病患者若能配合醫囑,定期回診且接受服藥控制等,還是能恢復正常生活。 亂信坊間治療 小心錯過黃金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屬於陣發性臉部神經性疼痛的三叉神經痛,其疼痛區域在三叉神經的分布位置。不少病人的疼痛部位包含牙齦,因而誤以為牙痛而看錯門診。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翊傑表示,現今臨床上可緩解三叉神經痛的手術有三類,可根據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痛起來跟生產一樣痛 根據統計,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