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端午吃粽有學問 挑對健康零負擔

端午吃粽有學問 挑對健康零負擔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粽子飄香的季節又來臨了,粽子令人食指大動,大小不一,口味更是五花八門,打開包裹的粽葉,香味四溢,豐富內餡應有盡有,滿足挑剔的味蕾,稍不留意就可能吃過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社區整合照護科洪若樸營養師說,由於飲食文化的差異,應景節慶食物,多半富含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在健康意識抬頭的當今,吃得飽不如吃得巧!

粽餡避免肥肉 糯米多嚼幾下

洪若樸提醒民眾,只要清楚各類粽子特色,端午節應景吃粽無妨,但應適量淺嚐、細嚼慢嚥。除了糯米外,粽子的米飯部份可以用全穀雜糧來取代,如紅藜、薏仁、燕麥、紅豆等,不但顏色、香氣十足又有嚼勁。選擇大小適中一餐一個、每天不超過二個。提醒民眾,全穀雜糧屬主食類,罹患糖尿病者,攝取時應與主食代換。另外,糯米為高升糖指數(糊化黏度高)、不易消化,對糖尿病、腸胃不適及長者食用時,建議淺嘗小口給予,多嚼幾下。

少調味吃原味 半顆粽子品美味

洪若樸說,吃粽子應調味淡、享受原態,少淋佐料,如蕃茄醬、甜辣醬等,這些都含鈉量高的調味料,尤其對高血壓患者更應該適量使用。且應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搭配蔬菜、水果;因為蔬果含豐富纖維幫助消化、食材內餡多放點蔬菜如杏包菇、香菇、竹筍等多纖食材,幫助腸胃蠕動,降低體內膽固醇。建議想要品嚐美食,也要顧及健康,最好方式把應景粽「省著吃」,一餐吃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個。

總之,在美食與健康的天秤上很難取捨,為顧及健康、營養、美味,不妨將傳統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稍加巧思,把握以上原則,融入健康飲食觀,帶入日常生活中,歡歡喜喜過端午「粽香健康零負擔」。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2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全國3級警戒近2個月,許多家庭經濟受到影響,外界期盼7月26日後疫情防疫警戒能降級,台大公衛系教授陳秀熙列舉出5大指標,認為現具備解封的條件,但要「+0」則有一定難度。 陳秀熙在台大醫院「因應COVID-19新型變種病毒公共防疫措施」視訊記者會表示,變種病毒深不可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新冠疫情稍上升,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9例本土個案,台北市14例最多,新北市11例居次,死亡個案增加4例,都是男性年齡介於60至90多歲;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新增個案以家戶傳播為主。 ▲7月16日新冠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1名50多歲男性,罹患糖尿病已6年多,之前1年血糖都控制在目標值,空腹血糖值為80至130 mg/dl,糖化血色素(3個月內血糖評估值)為5至7%,最近這次驗血卻發現空腹血糖值上升到170mg/dl,糖化血色素7.5%。 患者自述最近疫情升溫,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外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現行資料統計,目前世界各國多有將身心障礙者納入新冠狀肺炎疫苗優先施打對象,包括:奧地利、德國、法國等,美國由各州自行決定施打順序,目前至少14州排入「第一順位」中,日本則以「行政區」來授權各區自行決定與推動,也看見將身心障礙者匡列在優先施打名單。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