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筋骨有如氣象台 補足正氣治風濕

筋骨有如氣象台 補足正氣治風濕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地心引力、氣壓氣候變幻莫測,增強體氣抗引力,散發體熱抵抗氣溫。

寒冷的天氣,經常是陰陰濕濕的總是讓人好不舒服,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大人,就會覺得筋骨有如氣象台般,一碰到濕冷的氣候,就會痠痛難耐;甚至有些曾經有運動傷害者,在受傷的部位,也會出現疼痛。傳統中醫認為,人若受制於大自然的六氣,則從皮膚到骨骼,都會受到邪氣侵犯;因此,應該要補正溫腎暖命門,驅風寒濕之邪氣,才能避免風濕症纏身。

體氣與天氣 扮演入侵與對抗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風、寒、暑、濕、燥、火這六邪氣入侵,以及氣壓和緯度高低,都會影響人體而產生風濕病;因此,人體能不能適應任何天氣很重要!身體是個小宇宙,人常常會挑戰自己的極限,所以會有極限運動的愛好者,至於會出現風濕、筋骨會痠痛、關節會腫脹,就表示身體過度消耗,身體的體氣不足大有關係。

人體的氣有兩種,一是營養產生之氣,二是運動工作完後神經放電之氣;李深浦進一步解釋,把身體當成一個圓,胃腸的營養足夠,才能將熱能擴散至全身手腳,而運動能量用完了,要有時間去放鬆充電。所以,營養不夠會得風濕,但不注意氣壓、溫差,常感冒、過敏,體表體氣不足,無法抵抗外面的溫度變化,也較易得風濕和關節炎。

李深浦醫師指出,過敏是因為體內營養化學已經亂掉所造成,體內累積太多無法燃燒的熱量,再加上鼻子無法散熱,無法抵抗外面的溫差,日後就易得到風濕;另外,由於每個關節血管會縮小,若是散熱控制不好,易形成壓力,就常會閃到腰、扭傷或落枕,所以適應溫差能力不好的人,得風濕和關節炎機率也大增。而男女在做愛完後馬上吹冷氣或是吃冰冷食物,寒氣會侵入體內,體氣不足,也易造成風濕和關節炎。

預防勝於治療 及早補充顧筋骨中藥保養

關節退化、骨質疏鬆、腰痛、坐骨神經痛,都是體氣不足所造成!臨床上,就有一位水電工第二脊椎歪了,手舉不起來,經由李深浦醫師開給顧筋骨的中藥而治癒;李深浦醫師說,吃中藥調整有壓迫神經,經絡不通的人,有些人會更痛,是因為用中藥打通經絡,沒有用止痛藥,行氣活血,而且中藥通常都會增加胃腸的熱量傳達筋骨,除了會造成出汗,還有補氣的功能,使之不傷元氣。

心靜摒息雜念 自律神經自然重建

所以,李深浦醫師建議,我們跟身體的感覺及互動很重要,靜坐可以深入自己的自律神經,深入肝臟的化學作用,進而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女人月經來時,要吃補氣血、去風寒的藥,男人也要調養,中老年人更要常常保養,運動前可先補充幫助腎氣的中藥,預防風寒侵入,尤其是久坐、久走、彎腰就會痛,關節氣力在衰退,就要及早適當補充顧筋骨的中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76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位年長女性有陣發性暈眩數天,睡覺時翻身也會發作,每次持續短暫約數十秒。理學檢查耳部外觀正常,聽力學檢查正常,神經學檢查無異狀,但「Dix-Hallpike test」時發現病患頭朝右側時有陣發性迴旋向地眼振,施以耳石復位術治療。分辨頭暈病因 四種六問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聖誕節將至,許多民眾早已計畫要大肆慶祝一番,家家戶戶紛紛在家中、街上布置美麗的聖誕樹,增添過節氣氛。然而在佳節狂歡的氛圍下,往往易使民眾失去警覺性,造成不少意外發生。雪梨科技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就指出,美國在2007至2017年期間超過17萬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目前就讀國小一年級的晴妹,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經歷了多次骨折與手術、有時必需住院治療追蹤,曾經幾乎每個月都必需裹著石膏,但現在已經安然無恙!每個星期一次的40分鍾水療,持續了半年,改善了晴妹的身體狀況,四肢肌肉量與肌耐力明顯增加許多,也不再是那位連水壺也拿不動,走幾步路就喊...

閱讀詳情 »

休假愈多天,腸胃脾氣鬧愈大!如果本身有腸胃疾病,尤其是有腸躁症的人,感到最頭痛的就是連續假期到來。根據美國營養學專家推荐5個緩解腸躁症不適的方法,包括喝甘菊茶、吃益生菌,以及採用「低FODMAP」飲食,例如香蕉、藍莓等,才能幫助消化,「腸」保健康! 連續假期到來,令腸躁症患者痛苦 根據英國《每日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