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控制血糖 糖化血色素是關鍵

糖尿病患控制血糖 糖化血色素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糖尿病患者平時在家裡側空腹血糖值都不高,以為控制良好,直到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後,才發現血糖長期不穩定;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糖尿病衛教師余珊嫺指出,過去就曾有糖尿病患者明明早上量血糖才一百出頭,但卻被診斷血糖控制不佳,其實這都是忽略了糖化血色素。

糖化血色素過高 恐使慢性併發症提高

控制血糖一定要懂得血糖目標到底是什麼,因為抽血檢測血糖前,得空腹9至12小時,確保數值精準,促使許多患者都以為只有測量空腹血糖最重要;余珊嫺衛教師表示,人體血液中的紅血球含有的血色素,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紅血球,和血紅素結合,就會形成糖化血色素,萬一糖化血色素過高,就可能會使出現併發症機率提高。

糖化血色素須小於7% 確保血糖穩定

紅血球平均壽命約為90至120天,因此糖化血色素能反映三至四個月的血糖濃度,最佳的範圍必須小於7%,才能避免慢性併發症出現;余珊嫺衛教師表示,因此即使空腹血糖正常,但一旦其他時間血糖偏高,造成糖化血素也跟著升高,患者就得多注意。

測量空腹血糖外 飯後血糖也是關鍵

因此看診時,醫師除了會參考患者給予的自我血糖監測數值,也會參考糖化血色素平均加權血糖值,若超過7%,就得提醒患者血糖控制情況;余珊嫺衛教師呼籲,要控制好血糖,除了早上需要測量空腹血糖外,其他像是飯前和飯後兩小時血糖,尤其飯後血糖更需謹慎測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8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約有3-4成糖尿病患會合併有慢性腎臟病,目前總計全台約有4萬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醫師指出,共病患者若想減緩疾病惡化,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控制。然而,由於共病飲食限制太多,需要低蛋白、足夠熱量、限鉀、限鈉、限磷,因此仍有8成共病患者飲食控制並未達標。台灣腎臟醫學會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忽冷忽熱的讓流感病毒又趁機發威;日前一名婦人就因輕忽流感,沒及時就醫診治,結果病惰急轉直下,造成雙側浸潤及呼吸窘迫,緊急被送到光田醫院救治,院方並立即將其送進加護病房迅速插管使用葉克膜,以及持續為其按摩,才挽回一命。收治這名婦人的光田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中年男子,患有高血壓但沒有服藥控制,偶爾伴隨心悸、身體半邊麻木的症狀,卻不以為意;不料,日前突然心跳加快、直冒冷汗、視線變暗、右半身麻木後,竟癱倒在地,經送醫急救發現,罹患危險性極高的主動脈剝離,必須緊急手術治療。收治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蔡貴棟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2歲年輕女性,日前出現間歇性高燒、咳嗽,以及突發性嚴重呼吸困難等症狀,至醫院急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其兩側下肺部出現大葉型肺炎,且痰液染色,確診為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嚴重肺炎合併呼吸衰竭。所幸病人年輕且適時診斷用藥,住院治療兩星期已出院返家。收治患者的豐原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