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童治療新選擇 長效型胰島素來相助

糖尿病童治療新選擇 長效型胰島素來相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島素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治療!針對第一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是以速效胰島素控制飯後血糖及長效胰島素控制空腹血糖,但如果長效胰島素劑型不夠平穩與長效,會造成患者血糖高低起伏過大的狀況;現在已有第二代長效胰島素可以選擇,具有穩定與長時間的療效,醫師認為,這類劑型可以讓血糖控制更加平穩,減少血糖控制不穩所產生的併發症風險。

第一型糖尿病治療 胰島素劑量控制有訣竅 輕忽監測當心血糖波動

台灣大約有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主因為肥胖合併胰島素阻抗再加上其他多重機轉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發病初期胰島素沒有缺乏的問題;但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則是因為本身胰島素分泌不夠所造成。「很多人以為第一型糖尿病是天生的,其實大部分的病人並不是先天就有糖尿病,而是到了某個年齡發生免疫系統攻擊胰島細胞導致,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所造成的疾病。」台南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這麼說。

葉乃誠醫師解釋,第一型糖尿病好發的年齡層為十到十四歲,但也有成年才發病的案例。跟許多免疫系統疾病一樣,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臟的胰島細胞,胰島素會隨著胰島細胞的破壞而分泌不足,使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進而導致高血糖,因此,患者需要透過施打胰島素來維持身體調控血糖的機能。然而,胰島素治療必須靠患者主動監測血糖狀況來調整胰島素劑量,但常常因為劑量不夠精確而發生血糖高低所導致的併發症。

胰島素兩關鍵:持久、速穩血糖 新一代胰島素助控糖

葉乃誠醫師指出,「使用胰島素有兩個重要關鍵,一個是打進去的長效胰島素要能穩定吸收、效果持久,另外就是針對飯後血糖所使用的速效胰島素要能快速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過大。」目前臨床上都會以長效基礎胰島素搭配速效胰島素合併使用,來協助胰島素缺乏的患者控制血糖。透過醫療科技的改善,現在胰島素作用時間可以越拉越長,第二代長效胰島素的問世,具有作用時間更長、藥物濃度更平穩等特色,幫助患者更穩定的控制血糖。

2019年美國核准了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用於治療6歲以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今年台灣健保給付也同時通過了;研究顯示,不僅同樣有助於控制血糖,患者出現嚴重高血糖事件、酮酸中毒的風險也較低,低血糖事件的發生也有降低的趨勢。葉乃誠醫師認為,第二代的藥物當然會比第一代要佳,而且特別是年紀較小的族群有了更明確的臨床研究證據,在治療上也會更安全、更為安心。

第一型糖尿病患較年輕 糖尿病童須家屬協助

葉乃誠醫師提醒,由於第一型糖尿病患發病年齡普遍較低,這類病人對於高低血糖的症狀也可能描述不清楚,這時家長最好要與學校單位溝通,保持好的聯繫,必要時要準備升糖素應付可能發生的低血糖狀況;當然也要定時監控血糖,控制不佳時一定要儘速與主治醫師反映,找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減少高低血糖對身體的傷害。

MAT-TW-2001053-1.0-11/2020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粉紅10月關注乳癌 早期發現存活率近百粉紅十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乳癌關注月,各國紛紛呼籲女性正視乳癌防治問題。45歲後,女性乳癌發生率就大增,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但卻仍有許多女性對乳房篩檢意願低落。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明燊主任指出,許多女性聽說做乳房篩檢要夾乳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跨域合作提升台灣醫療品牌形象!2020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17日於圓滿閉幕,聚焦「防疫產業生態系」及「智慧醫療」,展現生醫、資通訊及製造業者跨域合作,在競爭市場中找到產業突破口的能量,提升臺灣國際品牌形象。防疫防護衣、口罩商 大放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面對停經後婦女及50歲以上男性民眾,特別需要認真看待骨鬆問題。因為骨鬆沒有症狀,往往發生骨折才警覺原來骨質密度有狀況。無症狀的腰椎或胸椎骨折,2年內若是在髖關節發生第二次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暨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榮邦醫師呼籲,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義大利創疫情創新高,單日確診達1萬1705例!隨著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到來,政府立即做出應對措施,義大利總理孔蒂(Giuseppe Conte)18日在電視中向大眾表示實行新的防疫措施,希望能夠避免再次全國封鎖影響經濟,並呼籲民眾每個人都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公共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