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童治療新選擇 長效型胰島素來相助

糖尿病童治療新選擇 長效型胰島素來相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胰島素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必要治療!針對第一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是以速效胰島素控制飯後血糖及長效胰島素控制空腹血糖,但如果長效胰島素劑型不夠平穩與長效,會造成患者血糖高低起伏過大的狀況;現在已有第二代長效胰島素可以選擇,具有穩定與長時間的療效,醫師認為,這類劑型可以讓血糖控制更加平穩,減少血糖控制不穩所產生的併發症風險。

第一型糖尿病治療 胰島素劑量控制有訣竅 輕忽監測當心血糖波動

台灣大約有九成以上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主因為肥胖合併胰島素阻抗再加上其他多重機轉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發病初期胰島素沒有缺乏的問題;但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則是因為本身胰島素分泌不夠所造成。「很多人以為第一型糖尿病是天生的,其實大部分的病人並不是先天就有糖尿病,而是到了某個年齡發生免疫系統攻擊胰島細胞導致,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所造成的疾病。」台南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這麼說。

葉乃誠醫師解釋,第一型糖尿病好發的年齡層為十到十四歲,但也有成年才發病的案例。跟許多免疫系統疾病一樣,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臟的胰島細胞,胰島素會隨著胰島細胞的破壞而分泌不足,使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進而導致高血糖,因此,患者需要透過施打胰島素來維持身體調控血糖的機能。然而,胰島素治療必須靠患者主動監測血糖狀況來調整胰島素劑量,但常常因為劑量不夠精確而發生血糖高低所導致的併發症。

胰島素兩關鍵:持久、速穩血糖 新一代胰島素助控糖

葉乃誠醫師指出,「使用胰島素有兩個重要關鍵,一個是打進去的長效胰島素要能穩定吸收、效果持久,另外就是針對飯後血糖所使用的速效胰島素要能快速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過大。」目前臨床上都會以長效基礎胰島素搭配速效胰島素合併使用,來協助胰島素缺乏的患者控制血糖。透過醫療科技的改善,現在胰島素作用時間可以越拉越長,第二代長效胰島素的問世,具有作用時間更長、藥物濃度更平穩等特色,幫助患者更穩定的控制血糖。

2019年美國核准了第二代長效型胰島素用於治療6歲以上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今年台灣健保給付也同時通過了;研究顯示,不僅同樣有助於控制血糖,患者出現嚴重高血糖事件、酮酸中毒的風險也較低,低血糖事件的發生也有降低的趨勢。葉乃誠醫師認為,第二代的藥物當然會比第一代要佳,而且特別是年紀較小的族群有了更明確的臨床研究證據,在治療上也會更安全、更為安心。

第一型糖尿病患較年輕 糖尿病童須家屬協助

葉乃誠醫師提醒,由於第一型糖尿病患發病年齡普遍較低,這類病人對於高低血糖的症狀也可能描述不清楚,這時家長最好要與學校單位溝通,保持好的聯繫,必要時要準備升糖素應付可能發生的低血糖狀況;當然也要定時監控血糖,控制不佳時一定要儘速與主治醫師反映,找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減少高低血糖對身體的傷害。

MAT-TW-2001053-1.0-11/2020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1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秋冬變換之際,嬰兒玫瑰疹開始流行。童綜合醫院兒科醫師高嘉慧表示,玫瑰疹好發於六個月到兩歲的寶寶,特別是一歲左右為高峰期,家長應加強清潔、勤洗手,以預防嬰兒玫瑰疹。玫瑰疹的發生原因為病毒感染,主要以皰疹病毒第六型及第七型感染,而感染途徑為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所造成。多數...

閱讀詳情 »

  改善灰指甲 經常看到、聽到一些人患了灰指甲沒有辦法醫治,電視裡也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廣告:「得了灰指甲,一個傳染倆……」。前幾天,偶爾又看到下街似乎開了家專治灰指甲的小診所,療效怎麼樣不知道,估計痛苦是免不了。這兒告訴大家一個很好的妙方,治療效果幾乎是百分之一...

閱讀詳情 »

眼看食安風暴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搞的全台民眾人心惶惶,就怕把黑心噁油、毒油吃下肚,這時候男人們應該主動了解如何辨認好油,降低吃到黑心油的機率,更該知道使用好油的技巧,GQ現在送上用油、挑選好油的9大Dos & Don'ts,讓你吃的安心又健康。 挑選油品4大Tips 1. 閱讀油品標籤 挑選100%...

閱讀詳情 »

據壹週刊 2005年的報導 由於最近台灣「黑心食品」的報導時有所聞,一下義美、一下統一,毒澱粉、地溝油、低價茶精,到底有什麼是可以吃的?最近《壹週刊201期》的內容又再次被民眾翻出來,夜市土虱千萬不能吃!快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吧。   先看看藥燉土虱小知識 相信大多數夜市小吃攤是乾淨安心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