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預防嬰兒玫瑰疹 家長應多注意清潔

預防嬰兒玫瑰疹 家長應多注意清潔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秋冬變換之際,嬰兒玫瑰疹開始流行。童綜合醫院兒科醫師高嘉慧表示,玫瑰疹好發於六個月到兩歲的寶寶,特別是一歲左右為高峰期,家長應加強清潔、勤洗手,以預防嬰兒玫瑰疹。

玫瑰疹的發生原因為病毒感染,主要以皰疹病毒第六型及第七型感染,而感染途徑為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所造成。多數成人在兒童期都曾感染過引發玫瑰疹的皰疹病毒,小寶寶可能是經由無症狀的成人傳染給嬰幼兒。

玫瑰疹初期症狀很像感冒,會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腹瀉,以及發燒等症狀,但多數3天後會自動退燒。患有玫瑰疹的寶寶,其臉及身體軀幹部位會陸續發出玫瑰色丘疹,尤以耳後、眼睛後方、腹部與背部出疹最多也最明顯。然而,有別於麻疹、德國麻疹,玫瑰疹並不會痛也不會癢,且兩天內自然消失。

高嘉慧指出,多數感染玫瑰疹的寶寶不會有併發症與後遺症,但因為第六型人類疱疹病毒,加上嬰兒玫瑰疹合併持續性高燒,可能會出現熱痙攣的情形。倘若發生熱痙攣,應先讓寶寶在床上側躺以避免撞傷,也避免嘔吐物或口水阻塞呼吸道,若寶寶抽搐時,切勿緊壓或束縛寶寶的身體,只要鬆開衣物避免影響呼吸;若寶寶口中有異物,切記不可拿湯匙或布塞住口部。

高嘉慧醫師說,除非寶寶有熱痙攣或其他特殊疾病,若體溫未超過39度,可用物理性退燒,如使用退熱片、補充水分、擦澡退熱等;倘若使用退燒藥,應就醫找醫師開藥。提醒家長,若要與寶寶近距離接觸時,應多注重清潔、加強洗手,避免嬰兒感染玫瑰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84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人口老化的影響除了生理疾病問題,心理問題也逐漸浮出檯面。台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去年接獲的400餘案企圖自殺長者中,4位就有1位是因「家人間情感因素」困擾而自殺,顯示維持與家人的良好相處,是維護長者心理健康的重要關鍵!台灣人口快速老化,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平均老化指數7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奇怪!全家一起看電視,但為何蚊子總是專咬我?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指出,蚊子喜歡叮咬低體溫較高、二氧化碳排放量較多、容易出汗的人。另外,體味較重、常擦香水者也是蚊蟲的最愛。一般來說,只有母蚊子會叮咬人類,原因是為了要繁衍下一代,吸血以產卵。至於公的蚊子通常不太咬人,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目前多數冠狀動脈疾病多採較方便,住院及恢復天數短,安全性較高的心導管手術作為治療為首選;醫師提醒,心導管術後都需要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危及生命安全,病人術後千萬不可擅自停藥,以免心肌梗塞上身。奇美醫學中心心臟科主任陳志成表示,隨著國人飲食西化、生活壓力劇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暑假在即,家長忙碌之餘,千萬要注意孩子3C產品的使用時間!精神科醫師提醒,長時間盯3C螢幕,不只讓視力變差,也可能影響腦部及認知發展,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影響社交溝通能力;更有許多研究發現,兒童、青少年每天在螢幕前的時間,是心血管疾病及第二型糖尿病的獨立危險因子。隨著科技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