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糞便檢出潛血反應 恐為大腸癌前兆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55歲男子過去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時,曾發現有潛血反應,護士多次勸導必須進一步檢查,但這名男子總不斷推拖,直到出現血便等症狀後,才就醫檢查,就被確診為大腸癌,且因為錯失治療時機,導致喪失寶貴性命。

在台灣,大腸癌已占國人罹癌的前幾名,且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容易錯過黃金治療期;台南市衛生局指出,大部分患者多先是腸壁產生瘜肉,再逐漸轉變為癌症,因此要有效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就應定期接受檢查。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目前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為效果最佳的檢查方式,且檢查後會針對潛血反應再進一步做大腸鏡確診,通常腸壁的瘜肉會因糞便的摩擦而流血,且因非持續性發生,所以只要檢查出有潛血反應時,就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較有保障。

根據過去篩檢資料顯示,發現潛血反應者進一步診斷,占一半患者皆有大腸瘜肉的問題,且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患者;衛生局呼籲,若年滿50至69歲的民眾,應每兩年就接受一次檢查,提早發現就能提早接受治療,可有效提高治癒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38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科技進步,年輕人已無法脫離3C產品,以致有許多人年紀輕輕,就有眼袋或嚴重黑眼圈問題,顯然眼袋已經不是年長者的困擾!高義盛醫師表示,後天誘發眼袋形成及加速眼周老化的成因,不乏與用眼過度、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生活習慣有關,但也有眼袋是先天遺傳或是過敏體質所造成。眼袋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0歲女性,因咳嗽、骨痛到胸腔科就診,才做完檢查隔沒兩天,竟然在早上起床時伸個懶腰,脊椎就碎裂骨折;原來她罹患了晚期肺癌,已經轉移到骨頭。醫師雖已緊急開刀移除碎片與固定脊柱,但周邊神經已壓迫而導致癱瘓,病人未來多數只能以輪椅代步,行走時須借助輔助器材。誤以為中風 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在台灣,一年約有四萬人次進行心血管介入性治療手術,其中約10%屬於緊急狀況下執行的手術。日前於巴黎舉行的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大會(Euro PCR)發表突破性研究顯示,追蹤長達18個月1500位全是心肌梗塞病患,使用氮氧化鈦塗層支架(國內稱生物活性支架),對於心肌梗塞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根據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最新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全台約有171萬B型肝炎帶原者,已跌破兩百萬大關!近兩年來,健保署擴大B肝用藥健保給付,今年初,健保署又再通過B肝高傳染孕婦兩款用藥納入健保,積極落實B型肝炎垂直感染預防以及官產學三方合作之下,使撲滅B肝不再是口號。B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