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總轉不開瓶蓋轉、門把?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總轉不開瓶蓋轉 門把?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3歲馮女士四年前出現手部關節及頸部不適、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轉門把、開瓶蓋,赴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幸發現得早,透過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一年後病情得以控制。

類風濕性關節炎 嚴重恐危及性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教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國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由於患者本身因免疫系統失調,會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關節發炎、變形,甚至會導致內臟器官發炎與侵犯,可能危及性命與生活機能。

女性是好發族群 基因、環境都可能促使發生

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女性,若幼年時發病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可能會在年輕時造成殘疾,進而失去自理生活能力,故健保將之列入重大傷病;目前研究認為此病的發生與基因、環境有關,若患者本身具家族基因,加上暴露於抽菸、感染的環境下,都可能會誘發此病。

發病後6個月 治療黃金期

由於患者發病後6個月內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根據2010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最新的診斷標準,當小關節出現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包括早晨關節僵硬且不適超過1小時、有3個或以上關節發炎、對稱性關節、在身體特定部位可摸到皮下結節、發炎指標ESR(紅血球沉降速率)及CRP(C反應蛋白)呈陽性反應,就應及早接受治療。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勿擅自停藥、需定期追蹤

陳俊宏主治醫師說明,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的藥物包括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及免疫製劑,若患者半年內沒有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則會考慮第二線治療,如單株抗體、生物製劑或小分子生物製劑,一旦治療達標,患者也不能自行停藥,必須持續追蹤,才能降低罹患血管炎、心臟疾病(心肌炎、心包膜發炎等),以及肺結節、肺纖維化、肺炎、乾眼症、鞏膜炎等併發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夾擊,流感疫苗+多合一疫苗,爸媽更安心!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以下圖片來源 水對生命很重要,人體66%都是水,連頭髮都含15%的水分。中國說「飲食」,飲在食前,三天不吃沒問題,三天不喝,多數人就小命不保了。而且最近很多小伙伴說皮膚乾燥,大便也不爽,春天易燥,一定要補水。   暫且不談潤膚、食補,先來個最簡單的問題:蒸餾水、白開水、自然界的水,你通常...

閱讀詳情 »

  示意圖來源 香蕉含多種微量元素也取悅了很多人的胃。 那麼香蕉長了很多斑點還能吃麼? 是長斑的香蕉好還是不長斑的好? 以下圖片來源 首先這個長斑的是肯定是可以吃的,而且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所以建議可以吃熟一點的香蕉! 每天吃1個兩個香蕉,提供足夠的能量,還透過提升身體的抗病...

閱讀詳情 »

專家:著名腫瘤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何裕民 談起癌症,腫瘤專家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他們每天接觸大量的癌症患者。小編整理了癌症專家何裕民教授的5個故事,與大家共勉,這些錯誤千萬別再犯! 以下圖片來源 1、很多癌是瞎補出來的 我在臨床上遇到很多人瞎補、亂補,最終得了癌! 1991年我就遇到一個&ld...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它叫起陽草,又叫長生草,但中醫還稱它為“洗腸草”,可以入藥,韭菜入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2700多年了。 中醫學之所以把韭菜稱“洗腸草”,是因為韭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使腸胃通暢。另外,它還含有硫化物及揮發性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