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總轉不開瓶蓋轉、門把?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總轉不開瓶蓋轉 門把? 當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3歲馮女士四年前出現手部關節及頸部不適、容易疲倦等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轉門把、開瓶蓋,赴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幸發現得早,透過傳統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一年後病情得以控制。

類風濕性關節炎 嚴重恐危及性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教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過敏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陳俊宏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國人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由於患者本身因免疫系統失調,會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關節發炎、變形,甚至會導致內臟器官發炎與侵犯,可能危及性命與生活機能。

女性是好發族群 基因、環境都可能促使發生

此外,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女性,若幼年時發病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可能會在年輕時造成殘疾,進而失去自理生活能力,故健保將之列入重大傷病;目前研究認為此病的發生與基因、環境有關,若患者本身具家族基因,加上暴露於抽菸、感染的環境下,都可能會誘發此病。

發病後6個月 治療黃金期

由於患者發病後6個月內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根據2010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最新的診斷標準,當小關節出現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包括早晨關節僵硬且不適超過1小時、有3個或以上關節發炎、對稱性關節、在身體特定部位可摸到皮下結節、發炎指標ESR(紅血球沉降速率)及CRP(C反應蛋白)呈陽性反應,就應及早接受治療。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勿擅自停藥、需定期追蹤

陳俊宏主治醫師說明,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使用的藥物包括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及免疫製劑,若患者半年內沒有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則會考慮第二線治療,如單株抗體、生物製劑或小分子生物製劑,一旦治療達標,患者也不能自行停藥,必須持續追蹤,才能降低罹患血管炎、心臟疾病(心肌炎、心包膜發炎等),以及肺結節、肺纖維化、肺炎、乾眼症、鞏膜炎等併發症的風險。

【延伸閱讀】

流感新冠夾擊,流感疫苗+多合一疫苗,爸媽更安心!

小腹變大只是胖了? 小心恐是卵巢癌找上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5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想瘦嗎?即便已經入秋,台灣還是每日高溫,民眾的小背心、短褲還收不起來,許多人秀出健美、纖細的身材,羨煞許多肥男胖妞,只想趕快找偏方、密醫,甩開衣服底下的肥肉。醫師強調,減肥完全沒有捷徑,唯有遵循均衡飲食、持久運動、規律生活作息,才是正確的健康減肥方式。 減重醫師、台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隨著燒燙傷、爆炸案議題升溫,民眾已漸漸了解如何處理突發意外、傷口護理等,亦知,不可相信毫無根據的民間偏方,如椰子水、來路不明的膏藥等。那麼,就傳統中醫而言,有無可幫助傷口復原、降低疼痛等等的中藥材,可緩解受傷患者的痛呢? 中醫師張峰銘表示,隨著醫療進步,現代中醫對於傷...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1種天然「藥物」排行榜,好吃又無副作用~ 天然補腎藥-山藥山藥的保健功效是很多藥材都沒法代替的,向來有「白人參」之稱,具有補肺、健脾作用,能益腎填精。中醫把山藥稱為上品之藥。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山藥性平,味甘,最佳吃法:蒸著吃,營養損失最小,還...

閱讀詳情 »

via 人們都希望有一頭烏黑濃密的頭髮,但是一些人頭髮稀少,尤其是一些到了年紀的人,頭髮就會掉地厲害,頭髮掉多了就會變成稀疏的狀態了。有一些情況很難看,比如說斑禿,就像森林中出現了一塊沙漠,嚴重點就會有“地中海”式的髮型。頭髮對於人們非常重要,要是少了,或者缺了一塊,甚至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