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 新生兒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準媽咪做產前檢查真的很重要!一名準媽咪做產檢時,發現胎兒有不正常的脹大腸氣,由於已懷孕28週,且其他生長正常,因而決定生產;沒想到嬰兒出生後無法進食,且不時嘔吐含綠色膽汁,經由醫師診斷證實是罹患罕見的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所幸立即進行緊急手術治療,這名嬰兒恢復良好,一周後即正常飲食出院回家。

收治這名新生兒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表示,小腸閉鎖的發生率大約3000個嬰兒之中會有1例;發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胎兒時期,小腸生長時血管受傷缺血所致,例如胎兒時期的腸扭轉或腸套疊等狀況產生。而懷孕越早期出現的腸閉鎖,影響腸胃發育越大,出生後存活的機率會較差,越接近足月的腸閉鎖,影響越小,超過9成腸閉鎖的嬰兒在手術後可以存活及正常發育。

臨床顯示,無法存活的腸閉鎖嬰兒以合併其他先天畸形最常見,其次是無法控制的敗血症。平均而言,約10%的腸閉鎖小孩會合併先天畸形,如唐氏症、心臟、腎臟、肌肉骨骼系統或神經系統異常等。

黃元惠醫師表示,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的新生兒,在台灣越來越少見,上一次收治這類病患是2年前;由於出生率下降及產前超音波檢查發達,通常在發現胎兒罹患此病後,有些媽媽會選擇人工流產。黃醫師進一步提醒懷孕期間的媽媽,務必定期做產前檢查,如發現胎兒有異常狀況,需詳細與醫師討論,及準備出生後可能必須處理的狀況,以保障媽媽與胎兒的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4歲的老翁,被診斷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卻以為只是老人咳,而沒有認真配合治療,結果一次肺炎感染,導致呼吸衰竭,緊急送醫插管急救,才撿回一命。老翁出院後除了乖乖服藥,還搭配肺部復健運動及補充營養,原本因COPD導致體重過輕的他,治療後體重上升了5、6公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齡者健康行為需求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2013年底達13.5%,多數臺北市高齡者運動時間足夠,但運動類型較單一、且運動強度不足;有鑑於此,臺北市衛生局設計一系列多元性運動課程,於12個行政區推動「社區悠活站」,推廣高齡者更多元及規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毛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任許弘昌指出,絕大部分的病患,其實只是單側關節出現退化而已,相對於傳統手術全破壞、全重建的過程,新式手術更能保留最多的骨本,可讓患者術後復原狀況變得更好。許弘昌主任說,傳統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過程中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夏天流汗多,讓許多狐臭患者很困擾;但是,天冷腋下氣味更難聞!醫師指出,其實天氣冷流汗少,汗水會集中到腋下,容易產生異味,且穿衣又多又厚無法透氣,更會促使細菌孳長,氣味會比夏天更臭。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表示,腋臭是指腋下的頂漿腺分泌異常,加上汗水、細菌感染等多重因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