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罕見! 新生兒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準媽咪做產前檢查真的很重要!一名準媽咪做產檢時,發現胎兒有不正常的脹大腸氣,由於已懷孕28週,且其他生長正常,因而決定生產;沒想到嬰兒出生後無法進食,且不時嘔吐含綠色膽汁,經由醫師診斷證實是罹患罕見的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所幸立即進行緊急手術治療,這名嬰兒恢復良好,一周後即正常飲食出院回家。

收治這名新生兒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外科黃元惠醫師表示,小腸閉鎖的發生率大約3000個嬰兒之中會有1例;發生的原因一般認為是胎兒時期,小腸生長時血管受傷缺血所致,例如胎兒時期的腸扭轉或腸套疊等狀況產生。而懷孕越早期出現的腸閉鎖,影響腸胃發育越大,出生後存活的機率會較差,越接近足月的腸閉鎖,影響越小,超過9成腸閉鎖的嬰兒在手術後可以存活及正常發育。

臨床顯示,無法存活的腸閉鎖嬰兒以合併其他先天畸形最常見,其次是無法控制的敗血症。平均而言,約10%的腸閉鎖小孩會合併先天畸形,如唐氏症、心臟、腎臟、肌肉骨骼系統或神經系統異常等。

黃元惠醫師表示,腸旋轉不全合併小腸閉鎖的新生兒,在台灣越來越少見,上一次收治這類病患是2年前;由於出生率下降及產前超音波檢查發達,通常在發現胎兒罹患此病後,有些媽媽會選擇人工流產。黃醫師進一步提醒懷孕期間的媽媽,務必定期做產前檢查,如發現胎兒有異常狀況,需詳細與醫師討論,及準備出生後可能必須處理的狀況,以保障媽媽與胎兒的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28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在台灣,胃藥常被國人當作隨身攜帶的藥品,其實胃藥就是制酸劑,主要用於中和過高的胃酸分泌;彰化基督教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范泉山指出,因此並非所有胃痛都得服用胃藥,若屬於腸胃不適問題,那服用胃藥恐怕無法發揮有效療效。近來黑心胃藥事件層出不窮,目前市面上已被查到達13家、23...

閱讀詳情 »

    腹脹和排氣是人體消化分解食物的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現象。當人體廢氣難以通過打嗝或腸胃脹氣的方式釋放出去的時候,往往就會在消化道聚集,導致腹脹。本文將為您介紹怎樣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和醫學治療的方式緩解腹脹和排氣現象。 步驟   直接「放鬆」自己 不要憋氣不放。很多人為了...

閱讀詳情 »

近日,據某豫劇演員透露,曾兩度登上春晚的童星鄧鳴賀於2015年4月28日因白血病復發,搶救無效去世,可憐的孩子年僅才8歲。生命還未來得及綻放就已經凋落。 鄧鳴賀被稱為“豫劇紅孩兒”,歌舞、戲曲、小品樣樣俱佳,4歲時就獲得河南電視台2010年度《梨園春》少兒銀獎擂主。201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