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乾癬紅皮症 積極治療遠離危「癬」

罹患乾癬紅皮症 積極治療遠離危「癬」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50歲的中壯年男性,罹患乾癬已超過30年之久,過去都以類固醇塗抹患部為主要的治療方式。但長期使用類固醇,卻干擾、抑制腦下垂體分泌腎上腺皮質激素,混亂荷爾蒙分泌。之後雖併發乾癬性關節炎,也只能靠消炎藥緩解疼痛症狀,長期治療效果不彰。最後竟還引發難纏的乾癬紅皮症,需反覆住院治療,幾乎無法出門工作,更無生活品質,導致生活陷入「癬」境。

乾癬紅皮症難纏! 嚴重恐引發關節變形

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林子凱醫師指出,台灣乾癬患者約10萬人,發生率雖比國外低,但民眾常輕信網路偏方或中醫治療,就診時多半已併發其他疾病,出現關節變形而影響行動力及生活品質。

林子凱醫師補充,乾癬好發於20-30歲、50-60歲兩大族群,且以男性居多,門診常見情況穩定的尋常性乾癬,症狀為皮膚有紅斑塊、且有脫屑情形,範圍除四肢外,也多見於頭皮或皮膚皺摺處,因此容易與濕疹或脂漏性皮膚炎混淆。

「難纏的膿皰型乾癬,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與上述病患相同的乾癬紅皮症,常會畏寒或發熱,且皮膚病灶面積大、會刺痛且不斷掉屑,經常要反覆住院治療。」林子凱主任說,病患不只皮膚狀況嚴重,甚至出現不可逆的關節變形後果,也容易引發三高等其他代謝性疾病。

新一代生物製劑 可大幅提升生活品質

不過,林子凱主任表示,「現在治療乾癬的武器進步,症狀輕微者可用藥物塗抹控制,對大範圍的皮膚症狀,也可採取照光治療,更嚴重且無法配合照光的病患,可考慮搭配口服藥物,大幅降低後續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針對口服藥物,傳統藥物以調節免疫作用為主,較無專一性,需定時追蹤藥物副作用,且可能影響肝腎功能。「近年陸續有針對乾癬特殊致病機轉所研發的新藥問世,屬於免疫生物製劑,可提升乾癬的治療效果,可說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之一。」林主任表示,上述年約50歲的病患案例,近期在使用新一代生物製劑後,不但乾癬皮膚症狀已獲得控制,且已願意走出戶外,生活品質有很大進步。

戒菸酒、少壓力 網路偏方莫輕信

林子凱主任提醒,菸酒是造成乾癬惡化的因子,一定要少接觸,而壓力、氣候變化等也可能導致乾癬反覆發作,須懂得心理調適,減少壓力源產生。重要的是,有些藥物會令乾癬惡化,若就醫其他科別時,也要記得特別提醒醫師。

此外,網路上流傳許多治療乾癬的民間偏方,這些偏方不只會讓皮膚症狀得不到改善,還有惡化可能,不可輕信。林主任強調,「一旦皮膚上有反覆出現的疹子,且可能存在於固定位置,都不是普通的濕疹,有必要找醫師進一步評估,只有及早治療,才能避免日後併發症。」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5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1名男性長年想要戒菸卻屢次失敗,最後決定參加醫院的戒菸班,總算藉由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下,找到戒菸的好方法,順利甩開菸癮;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張展維指出,許多吸菸者多認為吸菸只是生活型態的一種,但其實長期下來會成為慢性成癮性疾病。香菸的煙霧含有很多化學物質,包括尼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造成下背痛原因較多樣性,包括機械性因素,像是外力衝擊、退化或姿勢不良,另外也可能因內科疾病,像是腎結石、婦科疾病等因素造成下背痛;開業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師王柏堯指出,診斷上必須透過醫師詳細的病史評估以及相關理學檢查,才能找出致病原因。治療上,除了透過藥物、運動以及復健治...

閱讀詳情 »

  2015年6月11日下午,湛江市赤崁區沃爾瑪超市發生一宗命案,一名女性商場管理員被一行竊男子刺傷後不治死亡。記者從湛江警方處獲悉,殺人嫌犯昨晚在湛江市區的百姓村被警方抓獲。 案發6小時後,即當天22時37分,公安機關根據群眾舉報的線索,在赤崁區百姓村某出租屋內抓獲該案犯罪嫌疑人李&t...

閱讀詳情 »

這是發生在攝影師班和他的狗狗丹立之間的故事, 從1999年開始,他們就互相陪伴著, 他們生活互相依靠度過, 但不久後主人班不幸罹癌, 丹立也不離不棄鼓勵主人, 在醫院陪伴著他, 成於班心中最大的安慰, 當班的病情逐漸好轉時, 丹立卻罹癌了… 他不像班那麼幸運,有機會痊瘉, 醫生宣告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