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患疥瘡傳染性高 應及早隔離介入治療

罹患疥瘡傳染性高 應及早隔離介入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護理之家爆發疥瘡集體群聚感染,台南市衛生局與疾病管制署南區管制中心人員,已派員前往了解,並經隔離感染者治療、全區消毒等,最近兩週已沒出現新病例,目前已全數解除隔離,並持續監測。

疥瘡傳染易有丘疹症狀 皮膚越搔越癢

感染疥瘡時,患者皮膚會出現丘疹、水疱或紅斑皮疹,且有皮膚搔癢的症狀,並會越搔越癢,好發位置包括指縫、手掌、手腕、腋窩,甚至生殖泌尿部位等皺摺處;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尤其疥蟲會透過共用毛巾、被單、棉被等,和皮膚接觸下因而擴散感染,屬於傳染性較高的疾病。

疥瘡症狀未出現前 已具傳染力

台南市衛生局進一步說明,疥瘡是主要是因疥蟲寄生於皮膚引發的皮膚傳染病,初次感染者約二至四星期後,才會漸漸出現症狀,但在出現症狀前,就已具有傳染力,且臨床上,疥瘡傳染對象沒有年齡區分,像是家庭、學校、醫院、安養院、工廠等生活場所,都屬於容易感染地方,民眾應做好良好的衛生工作。

疥瘡患者注重衛生習慣 避免交叉傳染

罹患疥瘡除了應遵循醫師囑咐,配合用藥外,也應注重個人清潔衛生習慣,使用物品應採用拋棄式,避免重複使用;衛生局呼籲,患者使用過的床被單或衣服等,都需使用60度的熱水清洗,並高熱乾燥,直到完成治療為止,即使無法清洗的布單等,應密封於塑膠袋內靜置至少一週後再處理,避免交叉感染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1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5歲吳先生去年底因為覺得左肩疼痛,舉手困難,原本以為是五十肩,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他17年前曾確診腎細胞癌,當時手術切除,不料卻在多年後發生骨轉移;經過標靶治療搭配放射治療下,腫瘤幾近消失,目前病情控制穩定,維持生活品質。腎臟惡性腫瘤 腎細胞癌佔9成衛生福利部南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耳朵嗡嗡作響,從此陷入失眠和耳鳴的惡性循環!現代人或多或少經歷過耳鳴症狀,例如在非常安靜的環境中耳朵嗡嗡作響,或是突然幾秒鐘出現耳鳴,但有些人是在日落後開始感到耳鳴。原本睡眠品質就不佳,此時如果連耳中的噪音也來湊熱鬧,如同陷入失眠和耳鳴的惡性循環。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現今自媒體發展趨於成熟,「流量」已不再是業績的保證,反而是精準行銷、含金量高的受眾,才是電商的王道。台灣團購電商領導品牌「福貓」在疫情期間,從線上、線下團購攻佔兩大社群,與網紅TikTok綸綸老師,以及阿吉米在Facebook平台和「奶爸賽門」、「排灣族女孩」等網紅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新一波東北季風報到,全台瞬間降溫「冷吱吱」,又遇到冬季第1個節氣「立冬」,許多民眾紛紛開始食補養生,但對乾癬患者病友來說,正面臨皮膚增生、脫屑、搔癢問題不斷。中醫師鄭愛蓮表示,乾癬是所有皮膚問題之中,最難治癒的免疫系統疾病,想要治療它,就得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只要遵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