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糖尿病是否該服藥 改變生活習慣是關鍵

罹糖尿病是否該服藥 改變生活習慣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多歲男性,健檢時發現自己血糖過高,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糖尿病,擔心自己得終生服藥,因此傷腎;開業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峻偉指出,其實治療糖尿病除了藉由藥物,還給從飲食、運動以及維持適當體重等平時生活習慣改變開始。

飲食上,除了把握少油、少鹽等關鍵,也應注意像是蕃薯、芭樂、紅豆湯等以為是不甜的食物,若是吃太多恐怕也會影響血糖;黃峻偉指出,糖尿病患者平時也應養成運動習慣,像是慢跑、快走或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運動選擇,建議一個星期至少150分鐘,且配合兩次的肌力訓練,尤其若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一開始應循進漸進,避免太激烈的運動。

醫師黃峻偉進一步說明,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服藥控制,關鍵就在於改變生活習慣後,血糖仍無法獲得有效控制,這時患者就必須使用藥物治療,目前可分為口服的抗血糖藥物以及皮下注射的胰島素,對於藥物是否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其實主管機關也都會要求限制使用,直到安全疑慮解除後,才會放寬使用標準,患者不需過於擔心。

糖尿病患者應容易伴隨高血壓等疾病,必須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除了應遵循醫師指示正確服藥,服藥前也應再次確認時間和次數,才能避免傷身;黃峻偉提醒,目前許多藥廠都有生產複方成份的口服降血糖藥,一天僅需一至兩顆就能達到療效,降低患者用藥量,但選擇任何藥物前,都應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較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7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的一個病人八年前接受胰臟癌手術後,沒過多久就復發,但他身體狀況不錯,也很聽醫生的話,到現在經歷了很多線的治療,生活尚能自理。」「另一個病人為局部晚期胰臟癌,無法手術切除,但他參與臨床試驗,遵從醫囑規律回診,加上家人悉心照顧,持續四年多的治療期間,病情都控制良好。」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40歲的吳大哥是土生土長的台南馬沙溝人,住在偏鄉醫療資源缺乏,就醫不便,早期生病都向密醫求診。20年前醫材消毒觀念不足,共用針頭是家常便飯,讓街訪鄰居大多患有C型肝炎,連父親也是C肝患者,他在25歲時檢查出患有C型肝炎,卻因擔心干擾素的副作用遲遲不願治療,直到近年來政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好酷喔!原來腎臟的位置在這裡啊!」、「原來X光可以看到身體裡的狀況呀!」驚呼連連熱鬧聲中,小朋友在引導下,學習體驗以高階模擬人進行CPR急救、三角巾包紮體驗、X光檢查判讀等,覺得很新鮮有趣,孩子立志長大要當醫師、護理師。花蓮慈院教學部首次舉辦「小醫王體驗營」,透過參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細胞治療拚速度,新光醫院聯手生技公司將再送7案!衛福部去年9月開放6項細胞治療技術,台灣多所醫院火速申請,盼幫助更多患者。新光醫院日前宣布,將與生技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除原本3件外,並將再送7件細胞治療計畫,包括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實體癌等適應症。新光醫院侯勝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