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糖尿病是否該服藥 改變生活習慣是關鍵

罹糖尿病是否該服藥 改變生活習慣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0多歲男性,健檢時發現自己血糖過高,就醫檢查後確診為糖尿病,擔心自己得終生服藥,因此傷腎;開業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黃峻偉指出,其實治療糖尿病除了藉由藥物,還給從飲食、運動以及維持適當體重等平時生活習慣改變開始。

飲食上,除了把握少油、少鹽等關鍵,也應注意像是蕃薯、芭樂、紅豆湯等以為是不甜的食物,若是吃太多恐怕也會影響血糖;黃峻偉指出,糖尿病患者平時也應養成運動習慣,像是慢跑、快走或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運動選擇,建議一個星期至少150分鐘,且配合兩次的肌力訓練,尤其若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一開始應循進漸進,避免太激烈的運動。

醫師黃峻偉進一步說明,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服藥控制,關鍵就在於改變生活習慣後,血糖仍無法獲得有效控制,這時患者就必須使用藥物治療,目前可分為口服的抗血糖藥物以及皮下注射的胰島素,對於藥物是否會對肝腎功能造成影響,其實主管機關也都會要求限制使用,直到安全疑慮解除後,才會放寬使用標準,患者不需過於擔心。

糖尿病患者應容易伴隨高血壓等疾病,必須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除了應遵循醫師指示正確服藥,服藥前也應再次確認時間和次數,才能避免傷身;黃峻偉提醒,目前許多藥廠都有生產複方成份的口服降血糖藥,一天僅需一至兩顆就能達到療效,降低患者用藥量,但選擇任何藥物前,都應先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較安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677

相關推薦

營養午餐可以更有趣! 首屆「灃食食尚著裝」競賽,日前舉辦學童票選活動,獲得第一名的「食計劃」分隔式餐盤,設計理念是自由搭配餐具形狀與色彩,能與同學相互分享,為餐桌進行規劃討論,打造一堂自然美學食堂。「學童打菜服」及「分隔式餐盤」為主題灃食教育基金會首度舉辦台灣國小營養午餐「學童打菜服」及「分隔式餐盤...

閱讀詳情 »

冬天進補就愛吃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小心「血濁」發生血管阻塞,塞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塞在腦部就是腦中風,甚至塞在眼睛形成眼中風。尤其是銀髮族要保護眼睛,才不會視茫茫,也能避開因眼中風日後演變成腦中風的風險。眼科醫師表示,眼中風又分為「眼梗塞」、「眼出血」,從三高病史可分辨罹患的是哪一種風險。而預防...

閱讀詳情 »

發現「無痛性血尿」,快就醫!一名年約80歲的林姓阿嬤,莫名血尿持續半年,且合併頻尿、尿不乾淨、解尿時有痠痛感等症狀,就醫檢查發現膀胱有一顆約4公分大小的腫瘤,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盆腔淋巴組織,確診為第4期膀胱癌。幸好,阿嬤接受免疫治療的成效良好,治療迄今接近1年半,腫瘤幾乎消失看不見,恢復良好的健康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隨著醫學進展,許多癌症患者多想嘗試新型療法,但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負責人夏德椿醫師說明,事實上,面對癌症,「化學治療」仍然是相當有效的方式,癌友們應該與充分醫師溝通,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而非一味追求新療法。他說明,如今的化療已不像過去,民眾必經掉髮、嚴重噁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