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美國電子煙致死物質發現 可能與維生素E醋酸酯有關

美國電子煙致死物質發現 可能與維生素E醋酸酯有關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019)年中旬,美國開始爆發電子煙傷害事件,至今累積約2,506人個案,當中有54人死亡,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立即研究,採取51名死亡者肺部發現,當中48位有維生素E醋酸酯(Vitamin E Acetate),證實此次因電子煙死亡事件與該物質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研究針對因電子煙死亡民眾,在支氣管灌流後發現,48名死者流出液體中有維生素E醋酸酯,反觀沒有使用電子煙死者檢體,則沒有這項物質,但目前不知道維生素E醋酸酯傷害肺部實際原因。

 

顏宗海解釋,維生素E醋酸酯是很常見的化學物質,可以用於食品添加或皮膚保養用品與藥品,就算如此,進入身體方式不一樣,對身體產生的作用可能就會不同。維生素E醋酸酯雖然在腸胃道與皮膚無害,但經由電子煙瞬間加熱與霧化吸入呼吸道,在實驗中就發現急性肺部傷害。

 

電子煙絕對不是戒菸良器,對人體傷害越來越明確!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電子煙因沒有菸臭味,再加上廠商業者刻意誤導,讓使用者覺得電子煙無害,不但傷害自己,也間接傷害周遭所有親朋好友。

 

林清麗強調,出現電子煙至今約10年,歐盟已經確定當中有41種對人體有害物質,並且製造商加入的尼古丁鹽,比傳統菸品更容易讓人上癮,美國採取開放購買管制年紀政策,數年間就有530萬青少年使用。

 

由於生產商銷售手法,加上沒有傳統菸品氣味,電子煙很容易在青少年間造成風潮,林清麗呼籲,肯定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禁止電子煙態度,但菸害防制法已約13年沒有修訂,很多電子煙、加熱菸等新興菸品不斷出現,台灣應該和香港與澳門相同,禁止電子煙與加熱菸同時,也要防範未來新的成癮製品,並且對使用電子煙與加熱菸等民眾加強規範。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端午節即將來臨,應景的粽子必不可少;愛吃粽子,又不會吃進過多的熱量,其實是有撇步的!國健局建議,民眾在選購粽子時,應選擇熱量低的粽子,食材以多種穀類和菇類為宜,並應將粽子和正餐替代,且須增加蔬果,和減少沾醬,就可避免過節就增重的困擾。許多市售粽子常有高熱量、高油脂、低纖維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天氣逐漸炎熱,根據台南市衛生局調查,最近一個月病媒蚊密度達一級以上陽性率就高達七成四;該局特別提醒,近日來陣雨不斷,使得戶外積水點及積水容器增加,如民眾未即時清除積水,恐於下雨過後出現相對多數之登革熱個案,請民眾及醫療院所提高警覺。根據疾管局統計,截至昨日,本土登革熱確定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凡撞過必留下痕跡!」腦袋真的不能受創,輕輕的撞擊,就有可能出現「腦震盪後症候群」;就有一名高中女生,因為輕微腦震盪,結果導致她原本擅長的中文成績下降,英文卻變好,直到她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就醫,才檢查出是因「腦震盪後症候群」而產生的反常現象。北醫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教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B肝治療出現新契機!台大醫院今(3)與嬌生股份有限公司楊森藥廠簽約,將合作發展以「治癒」為目標的第三代B肝治療藥物。利用台大研究團隊研發的土撥鼠模式及小鼠模式,可望加速研究速度,預計約5年進入人體臨床實驗,10年完成上市。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同為B型肝炎高盛行區,有80%以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