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人咀嚼力差、吞嚥困難…研究:原來是腦部這裡在作怪〜

俗話說,能「吃」就是福!但是,老人經常會出現喝水容易嗆到、食物咀嚼不爛影響消化等是吞嚥障礙困擾。能夠吃得飽、吃得好,必須仰賴良好的咀嚼與吞嚥功能。一旦因為疾病或老化等因素造成咀嚼困難或吞嚥障礙時,嚴重者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等重大疾病,將對長輩的生活品質與健康造成極大的損害。

老人咀嚼力差 吞嚥困難…研究:原來是腦部這裡在作怪〜

根據近年的研究文獻指出,長輩咀嚼吞嚥功能變化,與身體機能改變息息相關。

咀嚼吞嚥功能低下,與身體機能改變息息相關

根據近年的研究文獻指出,長輩咀嚼吞嚥功能變化,與身體機能改變乃息息相關,可見咀嚼吞嚥功能會隨著年齡逐漸退化。隨著老化人口快速增加,「口腔功能低下」問題,已經是年老者與特殊需求照護族群的一項嚴重且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口腔機能低下可能肇因牙口疾病、口腔不潔、咬合力低下、咀嚼機能低下、口腔乾燥、舌或口唇運動機能低下,以及吞嚥機能低下等因素造成。

口腔機能低下,增加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一旦口腔機能低下,可能就會引發各式牙科疾病或攝食障礙,進而影響到營養的攝取,甚至使吞嚥反射變差,增加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因此口腔機能的維持,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探討老化對口腔感覺與運動功能的影響 獲得國際牙醫研究學會論文第一名

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許明倫教授院長領導牙醫學院以林嘉澍老師為主的研究團隊,近年來投入將造影方法應用於探討口腔機能中,咀嚼吞嚥運動的中樞神經機制,希望進一步了解老化對口腔感覺與運動功能的影響。於今年國際牙醫研究學會(IADR)年會中,陽明團隊發表全世界少數利用核磁共振攝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攝影進行神經造影,探討中老年人的人腦特徵與吞嚥功能進行探討,獲得世界第一名之殊榮。

老人咀嚼力差 吞嚥困難…研究:原來是腦部這裡在作怪〜

(左)林嘉澍老師、(中)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許明倫教授院長、(右)王鼎涵博士後研究員。(圖片提供/陽明大學)

以吞嚥為例,民眾一般的認知是,我們能否流暢地吞嚥,與食物或口水分泌的情況有關。事實上,人類的吞嚥動作,其實是由一連串複雜,但彼此協調有序的肌肉運作所完成。這些神經與肌肉運動如何能完美協調,有賴人腦正常運作。

研究:吞嚥能力好壞,可能與中老年人之人腦灰質特徵有關

人腦可分為灰質和白質,灰質主要包含神經細胞,可想像成發號施令;而白質則是神經細胞延伸出去的神經纖維,可想像成觸手,負責傳遞訊號。目前世界大部分的研究文獻對於中樞神經系統特別是人腦與吞嚥的關聯性,則較少更深入的研究。

在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許明倫教授院長的領導下,聚焦老化,咀嚼吞嚥與腦神經機制的議題。實驗結果初步顯示,吞嚥能力之好壞,也可能與中老年人之人腦灰質特徵有關。運用這些新的研究方法,將有助於進一步釐清老化與咀嚼吞嚥功能的關聯。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1/6144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天氣漸熱,每年總發生多起飲食衛生不潔,引發多位學生上吐下瀉甚至食物中毒的案例,多半原因是食物在製作或遞送過程中沾染上不明病毒,民眾食用後引發病毒性腸胃炎掛急診求治的情況。高溫烹煮除菌 生食易繁衍細菌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蔡宗龍院長表示,食材準備過程中會受到高溫烹煮,多半的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母親的社經地位,影響早產兒認知發展!台北馬偕醫院針對全台22醫療院所,追蹤6年的研究發現,除了腦部發育健全程度,是影響早產兒未來正常發展的關鍵之外,早產兒母親的社經地位也是影響孩子認知發展的因素之一。追蹤3近千名早產兒 發展落後應早療針對此研究,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閱讀詳情 »

隨著全球步入高齡化社會,「抗老化」,成為每個人的必修重點,更是健康與美妝產業的終極研究目標。結合高科技保養品牌法國ESTHEDERM雅施婷新推出的「卓越青春」保養系列,以強化「細胞溝通連結」的重要科技研究發現,針對熟齡肌膚進行高效的青春養護,幫助每位輕熟齡女性,能優雅展現30+的青春容顏與活力精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麻疹再爆出新病例,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兩起境外移入麻疹,由國人從香港、泰國所帶回,也因此引發北部群聚感染事件,共計5名接觸者確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另外日前公布且持續監測的中部某醫院麻疹群聚,也持續擴散,目前又造成2名接觸者確診,短短三天就共新增8例本土及境外麻疹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