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肚子拉不停 竟是抗生素惹禍?

肚子拉不停 竟是抗生素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70歲的老先生因病住院,出院一、兩週後出現持續腹瀉,原以為只是腸胃不適,虛弱的他到醫院求診,醫師診斷為「偽膜性腸炎」,推斷原因為住院期間接受抗生素治療,引起腸道細菌生態失去平衡,進而造成「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致病菌滋長,後來醫師使用傳統藥物,也就是效果很強的抗生素,疾病還是反覆發作,最後這位患者終究不幸往生。

偽膜性腸炎 診斷、治療都很不容易

童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高智泉指出,偽膜性腸炎多半發生於住院患者,以年長者居多,症狀主要為腹瀉,也可能造成發燒、嘔吐、腹痛,有的人一天排軟便兩、三次,讓人誤認為吃壞肚子,嚴重時可能引發休克、死亡,是種很棘手的疾病。

偽膜性腸炎治療困難之處在於,許多患者為年長者或患有多重疾病,身體本身較虛弱,若生病、治療時需使用抗生素,症狀便反覆出現。而這些致病菌可挺過抗生素攻擊,代表生命力強悍,因此對一般抗生素反應不佳,用藥選擇相對較少。此外,症狀與其他腸胃道疾病相似,醫師診斷也較為不易,也有患者自行服用止瀉劑,造成拖延治療,情況更雪上加霜。


肚子拉不停 竟是抗生素惹禍?

慎選治療策略 避免疾病一再惡化

高智泉主任分析,傳統治療偽膜性腸炎,用藥選項包含抗生素Metronidazole與萬古黴素(Vancomycin),近年來,醫界發現,運用「糞菌移植」療法(也就是俗稱「吃大便」療法),可促進腸道生態平衡,對治療偽膜性腸炎大有幫助。不過高智泉主任觀察到,不少患者第一次使用抗生素Metronidazole或萬古黴素(Vancomycin)後,效果雖然不錯,但疾病反覆發生,藥效便越來越差。而「糞菌移植」療法則牽涉到糞菌來源的挑選,也就是要使用哪些人的糞菌做移植,以及成本高、患者心理障礙等難題。

今(2020)年四月,在「微免與感染期刊」(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臺灣治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指引中建議,治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時,可將抗生素Teicoplanin列入用藥選項之一,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更是重要選項,而偽膜性腸炎正是「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所引起,高智泉主任感慨地說,上述70歲老先生若此時出現偽膜性腸炎,用藥便多一種選項,或許就可延長壽命。

遵照醫師囑咐用藥 避免抗藥性

高智泉主任也提醒醫療人員,當看到患者持續腹瀉,又曾在短時間內住院、服用抗生素,就要懷疑可能是偽膜性腸炎,應安排進一步檢查。至於民眾方面,則建議使用抗生素時,無論是藥物劑量、用藥天數或用藥頻率、次數等,都務必按醫囑用藥,不可擅自變更,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未來治療可能就更困難。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2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許多成人常有失眠困擾,但你知道其實兒童同樣也有失眠問題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張哲虹指出,根據國際睡眠疾患診斷手冊第二版,兒童行為性失眠分成入睡連結型、限制設定型和混合型三種,其中像入睡聯結型多發生於6個月到3歲的兒童,主要因孩子常得父母抱著睡或吃著奶嘴才能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為了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的安全,北市府衛生局定期至市場、蔬果零售業者、超市、賣場、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374項殘留農藥含量,108年3月份共計抽驗90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8件不符合規定,不合格率8.9%,衛生局提醒民眾食用或烹調蔬果前,應落實清洗工作。未符合農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天氣變化大,伴隨空氣品質惡化,使得氣喘發病機率大大增加,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胸腔科主任蔡富順醫師提醒,氣管不好及氣喘病人,要注意呼吸道的保暖。氣喘病患因天氣變化及空氣中的懸浮粒子,引發氣管過度纖毛運動,而造成氣喘發作,產生蓄痰、咳嗽、胸悶等症狀,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老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年40多歲的林先生近視650度,每天頻繁使用電腦或3C產品,一日開車行駛於高速公路上時,忽然左眼角湧進一堆黑點及泡泡,一下消失後又再出現。又有某天突然左眼出現閃電般的光亮,看東西出現兩眼亮度不同的色差,經衛福部基隆醫院眼科陳家祿主任診斷為左眼視網膜剝離,緊急安排手術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