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肝臟標靶型顯影劑 讓小型肝癌無所遁形

肝臟標靶型顯影劑 讓小型肝癌無所遁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63歲王女士(化名),幾年前曾因罹患小型肝癌接受手術治療,日前回診追蹤時,電腦斷層檢查又發現一顆小型肝腫瘤,由於該腫瘤與典型肝癌表現不相符合,難以判斷腫瘤是否為惡性;為加強腫瘤動脈相的顯影,醫師安排MRI核磁共振檢查,搭配肝臟標靶型顯影劑,結果顯示腫瘤為惡性腫瘤。為了進一步確認,醫師在協助王女士進行射頻燒灼術(俗稱電燒)治療時,也同時進行病理切片,結果確認為惡性腫瘤,幸好該顆腫瘤透過電燒根除後已無再復發。

MRI+肝臟標靶型顯影劑 有利術前辨別小型肝腫瘤 

臺大醫院肝膽腸胃影像科主任梁博欽醫師表示,針對三公分以下的小型肝癌,目前大多採用根治性療法將腫瘤完全清除乾淨,例如肝臟移植、外科手術切除或RFA射頻燒灼術(俗稱電燒),五年存活率可達到40%~70%;若腫瘤位置出現在不適合電燒的地方,也可以採高選擇性的經導管肝動脈栓塞(TACE)來治療,通常醫師在確認肝癌數量、大小及位置後,才會詳細評估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若要將小型肝癌清除乾淨,術前的檢查及評估就非常重要!」梁博欽醫師說,若能精準揪出小型肝癌,不僅能有效根除病灶,也能降低治療風險及術後復發率,建議可使用MRI核磁共振,加上肝臟標靶型顯影劑,讓超音波及電腦斷層可能無法清楚看見的腫瘤組織,能在顯影劑的輔助下清楚顯現。

避免肝腫瘤復發惡化 標靶型顯影劑成術後追蹤好幫手

梁博欽醫師指出,除了術前評估之外,由於肝癌復發率高,因此患者術後追蹤也不得馬虎,項目包含影像追蹤及腫瘤指數追蹤,術後的影像追蹤一般可透過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即可。不過,當使用傳統影像追蹤無腫瘤情況,但腫瘤指數卻出現上升的現象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肝癌復發的情形,這時候就建議使用MRI核磁共振搭配肝臟標靶型顯影劑,揪出難以辨別的肝腫瘤。

預防肝癌從日常做起 患者應定期追蹤防復發

現代人因生活繁忙、壓力大又作息不正常,酒精肝及脂肪肝已逐漸成為肝癌的主因之一。梁博欽醫師提醒,除了 B肝、C肝患者須定期接受檢查及服用抗病毒的藥物外,一般民眾也應盡量避免食用發霉或過度油膩的食物,也不要酗酒,造成肝炎、酒精肝或發展成肝癌。至於肝癌患者,最重要的就是根據醫囑做適當的治療,定期回診追蹤,一旦發現異狀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防止病情惡化。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今年57歲的王太太,體型較為福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後,急著說擔心老後骨質流失快速,更年期過後女性會更加嚴重,並說到走路時膝關節感覺卡卡,走久了還會感到疼痛,是否因骨質流失的關係所導致? 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分不清 退化已非老人專利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從小就被教育運動前要熱身,醫師也說運動前應該要熱身,但為什麼要熱身?熱身有什麼好處?會讓運動表現變好嗎?肌力與體能教練曾子桓表示,熱身主要目的,是讓運動員為接下來的訓練及比賽,預作心理準備,並提升表現、減少潛在運動傷害的風險。熱身幫助動作更靈活 疲勞恢復更快熱身增加後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別讓結石悄悄找上你!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李宇坤醫師表示,結石好發於流汗多喝水少、慢性腸胃道疾病、大魚大肉的飲食習慣、肥胖族群、內分泌問題的族群,想要預防結石形成,醫師強調生活形態的調整非常關鍵,多喝水、多攝取蔬果、補充足夠鈣質、多運動,養成健康習慣,減少肥胖問題,讓結石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某醫院再增本土案例(第852例),又增1名護理師染新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晚間21時緊急發出通知,22時將由指揮官陳時中緊急召開記者會,時間一到立刻公布新增第852例個案,就職桃園某醫院擔任護理師,20多歲女性,與第838例同病房工作,確定再次發生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