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脫口罩看牙怕怕? 滿口牙結石恐埋下口腔土石流未爆彈

脫口罩看牙怕怕? 滿口牙結石恐埋下口腔土石流未爆彈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國3級警戒降至2級,外出仍然要戴著口罩,民眾到醫院看病仍然帶著恐懼,拿下口罩心裡總是會相當擔心,特別是要到牙科檢查可能會有些抗拒,部立雙和醫院牙科部主任黃茂栓提醒,刷牙仍有可能清潔不完全發生牙結石,讓蛀牙、牙齦炎、骨頭侵蝕風險增加,最嚴重恐怕導致未來掉牙。


黃茂栓表示,牙齒一定要每天仔細清潔,不過有些難清理死角,讓細菌形成牙菌斑,如果沒有馬上去除,就會慢慢硬化類似石頭一般,讓細菌在牙齒上有了長期落腳處,不但容易讓細菌長時間侵蝕牙齒,導致蛀牙接連發生,牙齦也會因不斷有細菌侵擾,引發長期性發炎破壞,增加牙周萎縮機會。


清潔牙結石當下容易流血,讓部分民眾產生恐懼,黃茂栓解釋,當牙結石附著在牙齦與牙齒間,牙齦正因細菌長期侵擾不斷發炎,讓牙肉腫脹脆弱,清理牙結石當下,牙肉會因沖刷出血,其實不用太擔心,當牙結石去除,細菌滋生原不在,牙齦發炎會慢慢趨緩,洗牙時出血小傷也會逐漸復原。


黃茂栓提醒,臨床曾有病人很久才洗牙檢查,發現牙結石已經非常大,大面積覆蓋著牙齒與牙周,清理時不但發現蛀牙,把牙結石去除後,也會看到牙周受到傷害形狀改變,當牙結石越嚴重,牙周狀況也就越差,如果牙齦狀況持續惡化,沒有辦法穩固牙齒,就很有可能發生脫牙,嚴重影響食物咀嚼。


黃茂栓提醒,在醫療院所脫下口罩,可能對部分人會有壓力,其實醫事人員都做了良好的感染控制,降低傳染病在環境機會,牙醫師在治療時一定都會戴著口罩和面具,治療器具也都會完整清消,反倒是牙齒有異狀不舒服,或是沒能定期清潔去除牙結石,對身體健康會有更大傷害,建議滿半年洗牙1次。


更多NOW健康報導
▸網傳茶包局部熱敷消除黑眼圈 看似有效卻可能引發過敏
▸產後漏尿不敢陪孩子跑跳玩耍 私密處修整重拾親子時光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開學了,遇上武漢肺炎疫情,日常作息大改變,家長要好好注意孩童的情緒!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楊俐容表示,疫情期間,孩童情緒比平常多,可能覺得厭煩、生氣,甚至恐慌,可利用這期間鍛鍊心理健康,練習把自己的情緒說出口。疫期孩子情緒多 趁機會鍛鍊心理健康。楊俐容表示,防疫期間,家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武漢肺炎疫情發燒,消毒用「次氯酸水」也跟著熱夯,甚至標榜可做為食品清潔使用。台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使用次氯酸前,應注意產品用途及使用方式,確認可否用於清洗餐具或食材,使用後仍須妥適處理,避免殘留影響健康。需充分沖洗風乾 避免洗潔劑殘留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次氯酸水雖可用於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案例是1名張小姐,當初就診時甲狀腺功能亢進情形嚴重,還沒有控制穩定就已經懷孕。從婦產科診所轉診過來的她,也不甚明白甲狀腺亢進與懷孕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葉乃誠解釋,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情況下懷孕有較高的流產風險,只能盡力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防疫動起來!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國泰綜合醫院配合防疫政策,提供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民眾通訊診療,及慢連箋領藥不進醫院等防疫便民服務,可減少民眾非必要進出醫院頻率,降低醫院及社區感染風險,守護病人及民眾健康。   目前全台有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