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脫肛導致大便失禁 好發於哪些人?

脫肛導致大便失禁 好發於哪些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68歲的王女士早年有過痔瘡發作,平日身體健康,也沒有慢性疾病。前一陣子開始常覺得肛門處濕濕黏黏,尤其是在上完廁所或整理花圃之後,還會摸到肛門有突出物;一開始以為是痔瘡又發作,就自行買藥塗抹,但症狀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加嚴重,甚至還出現大便失禁的症狀!經檢查發現,罹患了直腸脫垂而非痔瘡脫垂。

直腸脫垂對生活極大不便

成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林劭潔醫師指出,直腸脫垂雖然不致命,但常合併明顯的功能障礙,如失禁等,對於生活有極大不便,且罹病者多為老年婦女,常因社會風氣而不願積極就診,除導致身體不適外,連社交心理也出現問題。

好發於年紀大的女性

直腸脫垂,顧名思義就是直腸(全層)由肛門口脫垂而出。主要好發於年紀大(多超過65歲)或很小(小於2歲)的族群,以女性為主,約為男性5~10倍。林劭潔醫師表示,直腸脫垂最常被提到的病因,包括骨盆底部肌肉及括約肌過度鬆弛、直腸腸套疊、直腸未正常固定於骨盆腔內,或是腹內壓上升,如長期咳嗽、便秘或肥胖等。

治療以手術為主

直腸脫垂若不處理,有可能促使病人有明顯的大便失禁,或是突出外露的腸段黏膜受損出血,甚至壞死的情形。治療直腸脫垂,需先經大腸鏡/乙狀結腸鏡/鋇劑攝影、肛門直腸壓力測定、肛門括約肌肌電圖測定等檢查,由醫師評估病情,排除容易混淆的痔瘡外翻突出、大的直腸瘜肉等,與病人身體健康狀況後再行決定。

林劭潔醫師指出,直腸脫垂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運動、電刺激與調整排便習慣雖然有幫助,但成效不大。不過,手術需醫師仔細評估病人病情與身體健康狀態,再決定合適手術方式,以獲得最佳之治療效果。王女士後來接受腹腔鏡手術,恢復狀況良好。一般而言,治療原則以縮小肛門開口、直腸重新懸吊固定、切除過長直腸或乙狀結腸段,或合併兩種(以上)方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6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咳嗽吃橘子,越吃越咳? 這個冬天,跟著權威中醫師《顧好呼吸道》-廖婉絨、廖千慧醫師合著(三采文化提供) 【多汁報●健康美學組記者陳嵐/台北報導】冬天是橘子的產季,因為諧音大吉 大利,又酸甜可口,所以是這個季節很討喜的水果。不過民間有咳嗽不能吃「橘 子」之說,為什麼呢?御絨中醫診所廖千慧主任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日前一名54歲張先生,一個月以來,不但嚴重「燒聲」且胸悶,以為是感冒,四處就醫吃藥都沒有用;直到去台中慈濟醫院看診,醫師觸診懷疑右側脖子甲狀腺結節異常,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有個長達13公分的腫瘤,宛如一條絲瓜,往下延伸壓到氣管,所以病患才會喘得受不了。經手術切除後,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變冷了!許多民眾今早起床發覺涼涼的,氣象局指出,入冬首波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近10度,愈晚溫度會愈低,可能下探13、14度,這一周全台天氣都是濕冷。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者,早晚務必量血壓,並按時服藥、注意保暖,若有胸悶、頭暈等情形,應就醫調藥。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兆啟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頸部有硬塊,有可能是腫瘤在作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奕輝表示,菸、酒,以及檳榔都是容易引起頸部產生腫塊的因子,若是輕忽腫起的淋巴結,可能患了淋巴癌還不知。李奕輝醫師表示,頸部腫塊可分為先天性、炎症性,以及腫瘤性三種。16歲以前的小孩若是有腫塊可能是先天性遺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