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溢血死亡率近三成 微創開顱手術保神經

腦溢血死亡率近三成 微創開顱手術保神經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36歲的許先生某天早上意識不清,緊急就醫後,發現昏迷指數達8分,右側肢體偏癱;電腦斷層顯示左側背核有一約80cc大小之血塊,為出血性腦中風,醫療團隊立即安排緊急內視鏡輔助開顱手術。移除大部分血塊,術後一週恢復意識,目前可使用拐杖自行行走,持續接受腦中風照護計畫,進行復健。
長期的高血壓容易引起出血性腦中風,俗稱「腦溢血」,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目前3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每年約有73人,佔所有中風病人的22%,但死亡率較高,發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約26-30%。當發生腦出血時,因頭顱為一密閉空間,血塊會壓迫腦組織、造成局部腦缺氧及顱內壓升高,其中最致命的就是顱內壓升高,若腦壓持續升高,即需考慮開顱手術。小腦出血,大量腦出血合併昏迷指數惡化等情形也須考慮開顱手術。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翊傑表示,內視鏡輔助開顱手術屬微創手術,能盡量降低手術對腦組織的傷害,並同時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盡可能保留神經功能,降低日後發生嚴重癱瘓的機會。希望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保護腦神經功能的作用,待手術穩定之後,病人可配合腦中風照護計畫,透過積極與高強度的復健,讓病人有機會回復神經功能,重建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80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雖然飽受下背痛之苦,在疼痛部位可能放射、延伸至髖部、腹股溝或大腿等部位,疼痛甚至可能延伸到膝蓋,這種現象往往讓患者、醫師很頭痛,因為找不到原始疼痛點,醫師搞不清楚到底疼痛來自髖部、脊椎,還是兩者都有,治療就會很棘手。 在2月號〈美國骨科醫學會期刊〉(The J...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小心,浪漫的一個吻可能帶來一場病!一名年輕女子因發燒不退持續1-2週,有疲倦感,輕微感冒症狀,常合併淋巴結腫大、咽喉炎及皮膚紅疹就醫,經醫師抽血檢驗,患者白血球中的淋巴球比例升高,確診罹患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接吻病(Kissing disease)」。醫師提醒,若出現感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情人節是個放閃的日子,無論在街頭、在臉書,都有機會看到情侶、夫妻放閃、曬恩愛。但有的人一到情人節等特定節日,就會感覺壓力大。 沒自信、關係不好、部分身心疾病患者 情人節壓力大 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表示,有三種人容易在情人節感受到重重壓力:第一,感覺自己不夠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多天最適合吃火鍋!火鍋可說是最方便的料理,把各種蔬菜、肉類等食材,放入鍋子中簡單烹煮就完成了;但營養師提醒,火鍋湯頭會愈煮愈鹹,高血壓、腎臟病患者千萬別喝,以免病情失控。 火鍋湯頭這樣選 許多人吃火鍋,除了大快朵頤各種美味的食材外,更喜歡喝火鍋湯。湯頭是火鍋的精髓,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