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腦溢血死亡率近三成 微創開顱手術保神經

腦溢血死亡率近三成 微創開顱手術保神經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36歲的許先生某天早上意識不清,緊急就醫後,發現昏迷指數達8分,右側肢體偏癱;電腦斷層顯示左側背核有一約80cc大小之血塊,為出血性腦中風,醫療團隊立即安排緊急內視鏡輔助開顱手術。移除大部分血塊,術後一週恢復意識,目前可使用拐杖自行行走,持續接受腦中風照護計畫,進行復健。
長期的高血壓容易引起出血性腦中風,俗稱「腦溢血」,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資料,目前35歲以上每10萬人口每年約有73人,佔所有中風病人的22%,但死亡率較高,發病一個月內的死亡率約26-30%。當發生腦出血時,因頭顱為一密閉空間,血塊會壓迫腦組織、造成局部腦缺氧及顱內壓升高,其中最致命的就是顱內壓升高,若腦壓持續升高,即需考慮開顱手術。小腦出血,大量腦出血合併昏迷指數惡化等情形也須考慮開顱手術。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洪翊傑表示,內視鏡輔助開顱手術屬微創手術,能盡量降低手術對腦組織的傷害,並同時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盡可能保留神經功能,降低日後發生嚴重癱瘓的機會。希望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保護腦神經功能的作用,待手術穩定之後,病人可配合腦中風照護計畫,透過積極與高強度的復健,讓病人有機會回復神經功能,重建日常生活。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80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案510),因工作於9月10日來台,入境時無症狀,於機場採檢結果為陰性,個案9月21日、22日曾出現腹瀉情形,因自認吃壞肚子故未通報,9月24日集中檢疫期滿前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憂鬱症這個疾病有人說那是「心情感冒的疾病」,這意味著一般感冒只要多休息、多喝開水及適時服用醫師所開立的藥物,一段時間感冒就可以痊癒的;換言之、憂鬱症既然被視為「心情感冒的疾病」,也就間接告訴普羅大眾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憂鬱症影響層面廣 心理問題容易延誤治療衛生福利部草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位52歲的男性患者,4年多前因脖子痠痛,且會順著肩膀、手臂到手指產生麻痛感,嚴重時甚至牽連側邊頭痛,經西醫影像及神經學檢查,診斷為頸椎症候群,建議手術或復健治療,因擔心手術的風險性而選擇復健,療效不盡理想,痠痛及頭痛仍如影隨形,幾乎每天須服止痛藥控制疼痛,不但影響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頭頸癌長年位居國內癌症發生率第六位,其中男性高達第四位,又以下咽癌每年約有1100人,男性佔了九成以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吳偉榤指出,下咽癌多好發於50至65歲,佔九成患者有抽菸、喝酒的習慣,患者會出現頸部腫塊、吞嚥疼痛、咽喉異物感、聲音沙啞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