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腳底長繭、長雞眼 日本醫師傳授護足保養術

腳底長繭 長雞眼 日本醫師傳授護足保養術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每個人每日都要與鞋子為伍,尤其需要久站、走來走去的行業更是需要一雙好鞋來保護雙腳,但不管怎麼保養,長期穿鞋摩擦之下,都會容易起水泡、長繭、長雞眼。日本皮膚科醫師永井真知子表示,磨腳的原因是肌膚過度壓迫與刺激,若鞋子不合適,可採用鞋墊保護足部,平日也應養成預防腳底痛的護膚習慣。

經常摩擦會使角質層變厚 起水泡、長繭、雞眼

經常走路或運動的人都會有磨腳的問題,基本的是起水泡,也可能是長老繭、雞眼的症狀,這些都是皮膚的角質層變厚所引起。老繭是皮膚表面膨脹的突起,雞眼則是皮膚內部變硬產生的症狀。腳底長了老繭也不太會痛,但若是放著不管,直到皮膚表面無法負荷,就會產生傷口,有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發炎,導致症狀惡化;另一方面,腳底後側或腳趾頭之間也很容易長雞眼,會侵入皮膚內部壓迫到神經引發疼痛。

長老繭或雞眼的原因是骨頭和鞋子反覆壓迫到同一個地方,為了應對受到的刺激皮膚的角質層就會增厚。想要治療老繭或雞眼,可至皮膚科看診,或使用市面上販售的皮膚護理用品,但即使如此也沒辦法馬上痊癒,必須先從預防做起。

預防比治療重要 注意鞋子是否合腳

永井真知子表示:「預防長老繭或雞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軟化角質層,若是皮膚太乾燥,角質層會為了要保護身體增厚,可以塗保濕乳液來滋潤肌膚。推薦在洗完澡後按摩容易起水泡的位置,還有,要注意鞋子合不合腳,用力時,有沒有哪個地方特別受到壓迫,必須避免這些外在因素發生。不只是和鞋子接觸的部分,也要注意腳指頭骨頭和骨頭相互碰撞的地方。可以用鞋墊和預防起水泡的保護貼來保護腳。」

同時也要在站立時,檢查雙腳有沒有特別會承受負擔的地方,這也可能是成因之一。

今天馬上做 不容易起繭的手腳護理方法

(1)軟化角質層

讓會不斷摩擦的角質層保持柔軟的狀態,這一點就是關鍵,可以塗上預防乾燥的保濕乳液, 或者在洗完澡按摩都很有效。

(2)保養容易摩擦的地方

起水泡的原因是皮膚受到壓迫和刺激, 除了穿鞋子, 也要找出走路時骨頭和骨頭之間碰撞的位置進行保養。

【延伸閱讀】

三十歲男罹心衰竭 長效左心室輔助器助走出病房返職場、等換心

別讓糖尿病阻eye你 糖友靠多管齊下挽救視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1歲的簡先生,因為腰痠背痛、骨頭疼痛而就醫,經診斷才發現為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在左邊的髖關節、脊椎等處已經出現骨轉移。臺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晨洸指出,從癌症的期數及腫瘤的惡性度來看,攝護腺癌發生骨轉移機率也有所不同,如果是臨床分期已經達第三期以上的患者,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新光醫院視網膜中心主任鄭成國收治一位眼科病人,70多歲的張先生,幾年前左眼幾乎看不見,診斷罹患了黃斑部病變,還好及時使用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現在看報紙也都沒有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眼科主任方怡謨指出,黃斑部位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許多銀髮伴侶的心願,不過若老伴正飽受膝蓋退化、疼痛難行所苦,不但無法陪伴遊山玩水,身為另一半的也會跟著難受。今年68歲的陳女士,在過六十歲大壽時就跟老公許下願望,希望能到世界各地旅遊。但後來膝蓋逐漸不舒服,不但起床時膝蓋卡卡,關節處愈來愈疼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病床造成院內感染? 抗生素竟是醫院院內感染的元凶?《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 Med)刊登一篇研究顯示,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後,之後睡同張病床的病患很容易罹患感染症,並出現腹瀉症狀。   當患者感染「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