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癌晚期轉移肝肺 他靠中醫溫腸化濁得救

腸癌晚期轉移肝肺 他靠中醫溫腸化濁得救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60多歲家住豐原的陳先生,去年健檢發現罹患大腸癌晚期,經過手術切除大部分病灶,追蹤檢查卻發現轉移肝臟、肺臟,醫院隨即安排一個療程的化療,然而腫瘤指數一直不降,但他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整天臥床無法外出,在無法持續治療的困境下,經親友介紹轉而求助中醫師葉金隆,透過30多種抗癌中藥,搭配「溫腸化濁法」,不但癌指數明顯下降,體力、胃口也都慢慢恢復了。

腫瘤指數居高不下 身體孱弱無法治療

收治這名患者的中醫師葉金隆指出,病人去年1月得知罹患大腸癌第4期,經過手術、化療,腫瘤指數始終居高不下,CEA指數為33、 CA199指數達877,分別是正常人的5倍、26倍之多,做了12次化療,身體再也不堪負荷,面臨被迫放棄治療的困境,家人害怕癌症失控,選擇透過中醫穩定病情。

30種抗癌療藥+溫腸化濁法

治療癌症有40多年經驗的葉金隆中醫師,選用千金子、敗醬草、半邊蓮、正水沉香等30餘種抗癌解毒藥,組合成治療大腸癌的主要用藥,作用為弱化癌細胞、縮小腫瘤,再配合「溫腸化濁法」,以改善腸道環境、加速痊癒,這種療法對延長生存期和提高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助益。陳先生經葉醫師治療一個月後,癌指數CEA就從33降到20,CA199也從877降到662,家人都感到非常欣慰。

中醫治療大腸癌 多年臨床經驗才能掌握

「腸道喜暖惡濕,中醫治療大腸癌有獨特的優勢。」擅長癌症臨床的葉金隆中醫師強調,中醫書上記載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很多,但多數只是紙上談兵,唯有實際臨床淬煉而來的方法才是最可靠的。他舉例,治療大腸癌不宜用清熱解毒法,腸道太過寒涼容易造成腸胃功能衰敗,而第4期或末期的患者則要避免用活血化瘀藥,以免造成腫瘤潰瘍出血。

中醫治癌有數千年的歷史,成果豐碩,療效明確。葉金隆醫師呼籲,與其在西醫放棄治療時才向中醫「求救」,不如早些讓中醫介入,增添一份關鍵力量,進一步延長生存期。若在進行西醫治療的同時也接受中醫治療,不僅能幫助治癌抗癌,又能保護五臟六腑,免受化療毒害,提高被抑制的白血球、血小板,而使化療能夠持續進行。 

避免腸癌復發 飲食起居要注意

綜藝大哥大豬哥亮2年前罹患大腸癌2期,拖到上個月才動完大腸癌末期手術,醫師只能保證延命1年。葉金隆中醫師認為,大腸癌患者飲食應避免寒涼生冷、纖維太粗的食物,以免擦傷腸道或刮傷腫瘤;若有便祕問題,排便不可過度用力,以免腹壓上升而壓迫腫瘤。他提醒,家人要多花時間陪伴病人,才能減輕心情鬱悶和情緒低落,對癌症康復有一定的幫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7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生兒的皮膚脆弱因為表皮角質層、汗腺、血管等都待發育完成,因此寶寶皮膚防禦抵抗力就相對很薄弱,潮濕的氣候及環境因子的干擾,肌膚就容易出現敏感不適的問題,要怎麼細心呵護才能讓寶寶白白嫩嫩的呢?讓我們告訴您吧!粟粒疹Milia短暫的皮疹,因皮膚角質層及皮脂腺分泌物堆積。出現在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孩子多麼希望,你能看見並接納當下的他,不去譴責過去的他,也不去預設未來的他。請放下手機、電腦、處理不完的公事和待辦事項……就這一刻,心無旁騖,和你的孩子在一起。用「活在當下」的方式,建立你們超越語言的深層連結!這或許是為人父母者,最難面對的真相: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你自己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家住台中,59歲的周阿姨,年輕時走路經常感到雙腿無力、搖搖晃晃,總被笑說「像素還真走路」,也因此腰部、鼠蹊、膝蓋常感不適,去年開始雙腿疼痛、無法久走,更影響到工作表現,赴醫檢查,確診為兩側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併嚴重髖關節炎,經置換手術治療後,走路不再疼痛,也比之前更有...

閱讀詳情 »

長期住在養護中心的82歲阿嬤,從未發生過跌倒意外,卻常跟醫護人員抱怨腿部疼痛,照護中心送醫才發現,阿嬤腿骨骨折,檢查顯示骨密度竟只有-5.8,屬於嚴重骨質疏鬆,照顧員只是幫她翻身就引發骨折。 根據美國研究指出,8成養護中心年長住民為嚴重骨鬆的高危險群,除了老化之外,許多人因長期臥床,服用多種藥物,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