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腸道微生物因子影響免疫療法效果

腸道微生物因子影響免疫療法效果
          (圖片來源flickr)


最近於《science》期刊中發表最新的研究成果:「於小鼠實驗中發現,腸道菌叢可能可用於增強免疫系統抗癌能力與免疫藥物(immunotherapy drugs)影響。」事實上,腸道菌叢已被證實具有幫助我們人體消化與對抗病毒入侵的能力。

而最近小鼠動物實驗研究顯示腸道菌叢有助於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甚至可以協助免疫療法進行。 此項研究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發表:「具有黑色素瘤的小鼠再添加特定幾種菌叢(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後,其免疫能力所有提升,且此效果於六周後仍存在。」事實上.腸道菌叢對於免疫影響並非「新」新聞,但此結果還是令不少學者感到新奇。

腸道微生物因子影響免疫療法效果
(圖片來源wikipedia)
 

托馬斯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特定腸道菌叢有助於提升免疫系統對黑色素瘤進行免疫反應。而對於其他腫瘤而言也可能有相似的效果。」而研究結果也闡述當給予老鼠免疫治療藥物與腸道菌種對於腫瘤的生長有顯著的減緩狀況發生。但事實上,透過細菌來參與癌症療法並非新聞,早在十九世紀初就有科學家試著用細菌引起免疫系統對於腫瘤的免疫反應。

但直到近年我們才漸漸能了解其機制;麻省醫學院的麥考密克博士也表示:「目前新的研究結果顯示腸道共生菌(commensal bacteria)對於抗腫瘤免疫反應有一定程度影響,但研究結果僅在於小鼠研究上,目前還很難說是否人體也有同反應,仍需要更多研究與臨床試驗才能說明。雖然目前的研究成果非常令人振奮,但至於「益生菌是否能抗癌(anticancer cancer probiotics)我們仍要以謹慎態度繼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知識服務請點選
>>> http://www.goodknowledge.com.tw/mb/index.php

知識就是力量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lesslovehealth/

 

相關推薦

1名年約50歲婦女,平常習慣騎車買菜、通勤,她因為貪圖方便,都戴無法完整包覆頭部的瓜皮安全帽上路。有1次,她騎車發生擦撞,頭部受到撞擊,外傷雖然復原,卻留下眩暈後遺症,症狀輕微時常感覺頭暈,有時嚴重則天旋地轉,車禍陰影也讓她時常感覺焦慮,身心飽受壓力。 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人體平衡感取決於...

閱讀詳情 »

全台4月瘋媽祖,今年特別夯,除了9天遶境,媽祖也成為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參選2020年總統的關鍵,因為郭台銘說,媽祖託夢,要他參加黨內初選。就連18日全台有感大地震,震度雖強,但損傷輕微,不少人聯想這是媽祖旨意。 社群口碑資料庫顯示,在社群熱門時事中,上周爆炸性話題就屬台灣首富參選,總統大選的相關討...

閱讀詳情 »

有1名程式設計師,近幾個月來一直因為手部不明原因長出的一坨小肉團感到困擾,打電腦寫字都會摩擦到,小肉團越長越大,且對工作造成嚴重的干擾,因而就醫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謝向傑醫師表示,手部腫瘤是一種常見的惱人疾患,因為手部組織的深度較淺,多數的病人可以因此輕易地發現手部的腫瘤。這些腫瘤有些會...

閱讀詳情 »

隨著3C產品越來越便利與普及,低頭族也不再是年輕人的代名詞,越來越多長輩們開始頻繁使用手機與平板追劇,導致眼疾問題不斷發生。3C產品所發出的藍光,往往被認為是萬惡淵藪,而實際上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眼睛,甚至導致白內障呢?澄清醫院眼科尤誌君醫師表示,藍光對身體的影響並非完全負面,更應該注意的是用眼習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