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痛未必是腸胃問題 也可能是缺氧性心臟病在發出警訊

腹痛未必是腸胃問題 也可能是缺氧性心臟病在發出警訊

心臟病的表現不只有胸悶胸痛,腹痛、背痛、下巴痛、牙齒痛都可能是心臟病症狀。醫師表示,出現非典型症狀的民眾若就醫後並未緩解,尤其是同時有三高、肥胖、吸菸習慣或心臟病家族史的人,須警覺這可能是心臟發出的求救訊號。

60歲陳先生飲食時間不定、偶爾暴飲暴食的生活習慣,以致身高僅163cm,體重卻有95公斤,膽固醇偏高。2至3年前,常覺得下胸口及上腹部悶痛,且合併火燒心等症狀,至腸胃科檢查,確診為胃食道逆流。

經藥物治療後,雖火燒心合併嘔酸水逆流症狀獲得改善,但還是覺得不舒服。日前因感冒就醫,向醫師提及走路運動時上腹部及下胸口悶痛,醫師高度懷疑為心臟疾病,轉診至國泰綜合醫院檢查。醫師陳玠宇說明,該患者罹患混合性高血脂症,膽固醇偏高,達220mg/dL、三酸甘油脂更達到280mg/dL(正常值皆須小於200),加上菸齡將近40年,平均1天1包菸加速動脈硬化使血管阻塞。

經過心臟超音波、核子醫學心肌灌注掃瞄及心導管等檢查後發現,他心臟下壁和心臟前中膈部有缺血變化,且3條主要的冠狀動脈血管均阻塞,屬於嚴重的冠狀動脈阻塞疾病,心臟下壁呈現極度缺血缺氧狀態。所幸及時發現,心臟血管阻塞缺血,尚未造成急性心肌梗塞,經打通2條嚴重的右冠狀動脈及左前降支動脈,並以心導管置放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後,病人腹痛頓時消失,不過,陳先生高血脂嚴重,仍須持續用藥。

為何心血管堵塞會引發胃痛胃疾等問題?陳玠宇解釋,心臟下壁的神經感知位置就在胃部附近,許多病人自訴慢性上腹部悶痛,很容易被診斷為腸胃道問題,以陳先生為例,體重過重,屬於胃食道逆流高風險族群,因此,容易被忽略可能還有缺氧性心臟病。

事實上,這2種疾病表現仍有些不同地方,陳玠宇進一步分析,胃痛常發生在飯前或飯後,合併火燒心、嘔酸水逆流症狀,而心臟病所引發的腹部不適,則常發生在行走、爬梯或運動時。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現代女性愛美,除了想要擁有如藝人的標緻臉蛋,連身材也要斤斤計較,近來更有許多產後婦女,想改善胸部萎縮下垂問題而前來求診,醫師表示現代女性的訴求,除了罩杯升級外,更強調胸型的自然與美感,因此合理的選擇隆乳材質,與醫師仔細溝通目標及期待值,才能完成心目中理想雙峰。 隆乳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嗎?很多銀髮族會因為退化性關節炎而有關節痠痛的問題,想要緩解痠痛,其實也可以靠食物來緩解;營養師即建議,除了要多吃新鮮蔬果之外,還可多吃兩大類食物,其一為辛香料食材,其二為具有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多吃新鮮食物+辛香料食材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很討厭塞車嗎?塞車不但讓人心情很差,還會讓外面交通空汙滲入車內,傷害身體健康。英國一項研究發現,車子塞在車陣中,或在等紅燈時,車內的汙染物濃度會比車子移動時更濃。 塞在車陣時 千萬不要開窗 研究學者建議,如果想避免車外空汙入侵車內,塞在車陣時,千萬不要開窗,在車內開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劉爺爺一頓飯下來跑了3、4次洗手間,劉先生才發現爸爸似乎為頻尿症狀所苦,帶著爸爸就醫檢查,診治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告訴劉先生,因為攝護腺肥大,已經影響到膀胱功能,爺爺忌於就醫,才會出現頻尿、尿急,甚至尿失禁的症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合併使用能使攝護腺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