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腹脹無力險喪命 身染C肝靠口服新藥根除

腹脹無力險喪命 身染C肝靠口服新藥根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40多歲女老師,因感染C肝導致急性肝炎,病毒量飆高,須立即治療,但由於干擾素治療可能產生許多副作用,並擔心體力及精神不佳影響到工作,便決定自費服用新款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四週後,病毒量從幾十萬降至零,肝功能指數從三百降到正常,現療程持續進行中,病情控制相當良好。

虎尾肝膽胃腸科開業診所沈智偉院長說明,前述案例病患因持續多天肚子脹痛、吃不下飯又全身無力才前來就診,經診所抽血篩檢發現,該名病患係因感染C肝導致急性肝炎。病患對於突然感染到C肝相當納悶!自述長期有捐血的習慣,其配偶亦無C肝,近期除至牙科治療外,未曾接受手術、輸血,訝異為何會感染肝炎? 醫師探究其原因,可能是前幾個月接受牙齒治療時針具消毒不完全導致。

偏鄉環境落後 防治篩檢要注意

雲嘉地區是台灣C肝人最密集地區,早期因醫療資源缺乏,找密醫治療風氣盛行,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因共用針具感染C肝,現今醫療環境進步,傳染途徑大多都是因母親垂直傳染,或是刺青、穿洞、注射毒品等狀況感染C肝,沈智偉院長提醒民眾,C型肝炎是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染,應選擇拋棄式針具及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維護自身安全。

C肝恐癌化 口服新藥治癒率逾九成

沈智偉院長指出,C肝患者肝功能會起伏不定,若不接受治療,20-30年後,約有3成患者會惡化成肝硬化,更有5%的患者恐演變為肝癌,呼籲患者應及早積極治療,遠離肝臟惡化。目前C肝治療已有新型口服藥物上市,不僅治癒率達9成以上,且無明顯副作用,治癒後復發率甚低,加上政府有條件開放健保給付,減少醫療經濟負擔,對患者的健康來說是一項大禮。

避免用藥風險 檢測及溝通不可少

沈智偉院長進一步補充,治療時藥物安全性相當重要,目前健保核准三款C肝用藥,分析其臨床研究顯示,藥物可能產生交互作用,患者治療前務必告知醫師相關病史及用藥紀錄,且接受肝功能、病毒量、基因型及病毒突變(RAS)等檢測,以評估適合的藥物,減少用藥風險,提高治癒率。

消滅C肝指日可待 醫籲及早篩檢與治療

國內抗肝炎有成,B、C肝皆有很好的治療成效,沈智偉院長說,消滅C肝指日可待,但需要國人共同努力,提醒民眾若年滿40歲,每3年有一次的免費全身健康檢查;年滿65歲後則每年享有一次的免費健康檢查服務,應多加利用。此外,B、C肝治療可多利用基層肝膽胃腸科診所,大型醫院不僅掛號不易且候診、領藥時間長,相較之下,診所治療可為患者省去複雜流程及縮短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0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健保署統計,全台9萬的洗腎人口中,有5成是糖尿病所導致。為了預防腎功能快速下降,遠離洗腎,糖尿病腎病變患者不僅要控制糖尿病病情,還要顧及「只退不進」的腎功能,醫師認為在此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也許可以幫上忙。腎臟壞了無聲無息 器官持續過勞代價大...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阿包醫生前些日子在粉絲頁上蒐集了許多爸媽的私房抗敏招式,在此先來回應上1篇分享的幾種抗敏奇招,它們的一些漏洞: (一)減少鼻水、鼻涕過敏反應,如用溼衛生紙、薄荷棒塞住鼻腔等:若長期使用有涼感的物品,可能讓血管更常處於收縮的狀態。 (二)幫助鼻子適應冷熱溫度...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彰化報導】1名5個月大男嬰由家人餵食九層塔炒蛋後,半小時後開始出現皮疹與全身無力、意識不清等症狀,被送至急診室時,出現呼吸困難與發紺等休克現象,緊急施以「腎上腺素」,轉診兒童加護中心觀察治療才救回1命。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表示,約有5%至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