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膝蓋骨痛有救了,這個方法解救了我爸多年的煩惱,家有腰腿疼痛的人,記得存起來!

膝蓋骨痛有救了,這個方法解救了我爸多年的煩惱,家有腰腿疼痛的人,記得存起來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

 

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種藥,結果胃痛大發作,又痛又吐,上醫院打了二瓶吊針才好,原來這種藥空腹不能服。後來,還聽說這種藥吃多了對腦子有影響。一氣之下,我把這些藥全丟了。

 

膝蓋骨還是痛,塗了好多止痛藥和什麼藥酒之類東西也不行,開始硬撐著,後來硬撐也不行(因為那時沒退休,每天都要上班)。下班回來,我抱著腳在床上哭。

 

一天,一位大姐告訴我一個單方,要我把粗鹽炒熱,用布袋裝著熱敷,說可能有好處。

老公費了很大勁,才從一個小縣城買回了幾斤粗鹽。

 

我把一條舊棉毛衫褲剪掉一個褲腳,一頭扎一個死結,一頭留活結,做成一個布袋子。把一斤多粗鹽炒得很熱,裝到袋子三分之二的地方,然後把袋口紮緊。

 

我坐在床上,把腿伸直,把袋子放到膝蓋上,立刻熱乎乎的,好舒服呀!

 

因為袋子只裝三分之二,所以翻動起來也很隨意,太熱了就翻一翻。

鹽可以反覆炒,一直到黑為止,然後再換新的鹽。

 

我很高興,還把鹽送給與我有同樣病的朋友。

粗鹽一下子就用完了,我又不想再麻煩老公,就用等量的大米和鹽混合炒,還加點生薑和蔥頭(生薑切成片,蔥頭連須一起)。

 

我知道,鹽有消炎的作用,米是良性的,有益五臟,在這裡與鹽一起用,還起到一個疏鬆細鹽的作用(否則細鹽會結板)。

 

而薑和蔥頭則能驅風散寒。

 

這四樣東西一起炒熱就會有消炎活血去風濕,作用更好。

 

這樣,我在熱敷時,連房間裡都充滿了香味。

我每天熱敷一次,覺得很舒服時也會熱敷二次。

 

大約只一周時間,我的膝蓋骨就一點都不痛了。 

 

為了徹底根治這個病,在不痛的時候,我每天堅持做自編的膝蓋操:

 

雙手摀住膝蓋,順時針轉三十六圈,反時針轉三十六圈,從前面分開往後面合起來做三十六圈,再反過來從後面分開往前面合起來做三十六圈,最後再拍三十六下。

 

這個操我堅持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大約有二、三年之久)。

後來膝蓋骨一點都不痛了。一直到現在都很好。 

 

我的腰椎盤穾出病發作,也是用這種方法,米和鹽混合炒熱,熱敷。

長期睡比較硬的床墊,在腰不痛的時候常活動活動腰,左扭扭,右扭扭。但每邊次數都一樣,所以到現在我的腰也很少痛。

 

準備五六斤粗鹽(俗稱大粒鹽),一大塊姜(薑的用量依人而異,風濕的,能忍受的,可以用一斤,最少2兩),一棵大蔥白,一個裝鹽的布袋子(毛巾做的也行,透氣要好)。

 

把薑和蔥切片,鹽可以重複用,姜可以反復用兩次,蔥用後棄之,下次再用新的。

 

鹽,可用鍋炒至啪啪響,大約耗時10分鐘,倒在薑蔥片上,然後揀出薑蔥片,將鹽裝入布袋,即可熱敷。

 

如果家裡有微波爐,則省事得多,溫度低檔5分鐘即可,可隨時加熱,那薑蔥片就直接與鹽一起裝入袋中再放微波爐加熱,取出後熱敷。

 

這裡要注意的是,為避免燙傷,在布袋上多放幾層毛巾、小墊子等,然後隨著溫度的下降一層層往下撤,如果感覺不夠熱,可讓家人幫助再次加熱。如果你採用仰臥姿勢自己操作,鹽袋下面要墊一層塑料,以免弄濕被褥。

 

還有,熱敷部位的順序,一定是從小腿開始(此處可以直接把小腿擔在鹽袋上),然後一點點往上移動,尤其是後背的各穴位,不能落下,直至大椎,別忘了,最後再轉到正面小腹處熱敷,這樣,全身的經絡基本上就都打通了,病痛也就離你而去了。

via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許多人都知道纖維性食物有助於降低罹患心臟病和腸癌的風險,但實際上,在日常飲食中攝取到足夠纖維量的人是少之又少。這裡有些方法可以幫助大家改變一些習慣,就可以提高纖維的攝取量。 對於下列這些數字能更多認識 纖維或粗糧(纖維性食物)是指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而富含纖維的飲食內...

閱讀詳情 »

▲慢性失眠原因多,常伴隨有不良睡眠習慣及相關認知扭曲。(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統計,全台人口中有慢性失眠比例約占5分之1,但醫師發現,台灣人普遍有錯誤觀念,像不少人擔心吃安眠藥會上癮,往往嚐試用喝酒來幫助入睡,但醫師警告,酒精對於整體睡眠的影響其實極負面...

閱讀詳情 »

疼痛時來顆止痛藥能幫助緩解不適症狀,但你是否曾覺得為什麼吃了藥仍疼痛不止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止痛藥種類眾多,建議諮詢醫師或藥師給予用藥建議,選擇適合的藥品才能有效緩解不適。然而,吳醫師也提醒,若頻繁出現疼痛問題時,最好還是主動就診找出病因,積極接受治療方能徹底擺脫不適症狀。  止痛藥是緩解疼...

閱讀詳情 »

▲蠶豆症患者禁忌多,千萬「藥」小心。(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蠶豆症」是一種遺傳相關的代謝異常疾病,因為先天缺乏了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酶(G6PD)所致,在台灣,患者常在受到感染或吃到蠶豆、特定藥物,以及接觸到特定化學物質如俗稱臭丸的防蟲奈丸時,接續出現急性溶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