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臉皮鬆、眼袋及斑點凹洞… 門診排行曝台灣媽媽最在意3大面子問題

▲(示意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母親節快到了,不少兒女表示心意的方式就是送媽媽「進廠維修」一番,而國內就有醫院美容醫學中心盤點了年度媽媽們門診詢問度最高的美麗煩惱前3名排行榜,依序就是:臉部肌膚鬆弛、眼袋問題及臉部斑點、凹洞,全都是面子問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副院長黃志宏表示,一般肌膚代謝,平均過程約28天,而隨著年齡增長,肌膚代謝周期也會逐年增長,大約到40歲時,肌膚更新周期會延遲到約30至40天,細胞老化速度也跟著加快。

肌膚代謝一變差,表皮肌膚就會開始出問題,最明顯的,包括:缺水乾燥、細紋、暗黃、色素沉澱、毛孔粗大等問題;除了表皮肌膚,真皮層及皮下組織也會因老化產生諸如:膠原蛋白流失、肌膚失去彈性、鬆弛等。

黃志宏表示,要解決這3大面子問題得先了解其原因,像造成「肌膚鬆弛」的原因不外乎是年齡增長,還有可能因為減肥、營養不均等,皮下脂肪流失,導致肌肉鬆弛、下垂;肌膚有輕中度鬆弛、法令紋、雙下巴、皺紋、眼周或嘴角細紋、頸紋等現象。對應方法就得刺激原先老化的膠原蛋白新生,使肌膚重組及強化,帶來緊緻和拉提的效果。

至於「眼袋」的形成與老化、疲憊相關。尤其年紀變大時,眼眶內容易脂肪堆積,加上眼輪匝肌支撐力衰退,下眼眶筋膜鬆弛,眼眶內脂肪會突出於眼眶,形成眼袋,往往得靠手術回春。

黃志宏說,至於「臉部斑點、凹洞」,斑點主要是在陽光下過度曝曬,造成肌膚老化及黑色素沉澱,也有可能是因為藥物、荷爾蒙、遺傳等問題造成;凹洞則由於肌膚受到發炎細胞侵蝕得太嚴重,肌膚組織受傷,使得膠原蛋白流失形成凹陷。

醫師也提醒,無論有意進行何種醫美療程,術前務必要與專科醫師仔細溝通評估,勿輕信效果太過神奇的話術,以免衍生後遺糾紛。

照片來源: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美魔女」突發頭暈痛、視力模糊 一檢查腦下垂體腫瘤已逾1公分

醫護防疫津貼再加碼! 照護輕症研議加發2千、重症最多給1萬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說起牙膏廣告,很難不讓人聯想起牙刷上擠滿波浪狀牙膏的經典畫面,一邊配上可使口腔清新、保護牙齒健康的廣告台詞。但是每次刷牙真的都需要用這麼大量的牙膏嗎? 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其實刷牙1次的牙膏量只要碗豆大小就足夠;而3歲以下的兒童,牙膏量可以再減少,相當於1粒米大小就夠了。擠越多的牙膏並不會把牙齒刷...

閱讀詳情 »

近年來由於空氣污染日趨嚴重,世界衛生組織將空氣污染物歸類為第一級致癌物。PM2.5是構成霾害的主要成分,對人體的傷害最大,所以市售口罩多以「防霾」或抗「PM2.5」為訴求,因此許多民眾外出時會戴著口罩。 為了維護自身身體健康,許多民眾出門會戴口罩防霾。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於1月30號公布口罩品質檢測結...

閱讀詳情 »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痘痘只是青春期的小插曲,但少部分人卻飽受痘痘、痘疤之苦,甚至因此憂鬱、影響自信。青春痘又稱痤瘡,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痤瘡細菌所分泌毒素的抗體,可以減少人類痤瘡病變的炎症,讓痤瘡疫苗的研發往前邁進一大步。 根據《全球醫藥新知》一篇關於「即將來臨:痤瘡疫苗」的報導中提到,一項新研究發表...

閱讀詳情 »

老年人除身體機能日益衰退,皮膚乾癢到抓破更屢見不鮮。1位年過百歲的老太太,因為皮膚乾癢抓到4肢和身體已經呈現紅紅的傷口,尤其腳部最為嚴重。過去3年內孩子常帶她前往皮膚科報到,但病情反反覆覆,皮膚問題始終無法穩定,經過親友介紹轉看中醫,治療4個月後,皮膚表面已恢復正常,現在也不再為搔癢抓到皮膚出血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