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自殺新聞報導應遵守「六不六要」原則 減少效仿效應!

自殺新聞報導應遵守「六不六要」原則 減少效仿效應!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愈聳動的新聞內容,愈容易吸引民眾的目光!以往自殺新聞多被放置在頭版或者是大篇幅的報導,並附上血腥的照片,恐怕使得新聞價值混淆,甚至帶給當事人及當事人的家屬再次傷害,引發更多憾事發生。 

自殺新聞報導原則「六不六要」 減少憾事發生

也因此,針對自殺相關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六不六要」的報導原則,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李明濱教授指出,有些新聞報導類型,會暴露死者自殺手法,這可能會造成有自殺傾向者相互模仿,並使自殺頻率提高的危機。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對於近5年來,四大報每日自殺新聞報導的調查,發現在「六不」原則中以「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來解讀」及「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的遵循比例較高;反之,「不要簡化自殺原因」及「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為容易被忽視的原則。

另外,「六要」原則中,對自殺的描述用詞方面正確委婉及「刊登在內頁而非頭版」這兩項遵守比例最高,而較被忽略的則是,「與醫療衛生專家密切討論」及「報導危險指標以及可能的警訊徵兆」,由此可知,媒體自律雖有提升,但對於自殺報導還是需要與其他專業單位合作執行,才能提升報導的品質。

媒體自律謹慎用詞 避免造成社會負擔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江宜珍表示,媒體對自殺報導的誇大渲染,恐影響民眾接收錯誤的訊息及觀念,進而導致自殺率攀升及群眾的模仿效應。臺北市聯合醫院陳映燁醫師也表示,台灣媒體的自殺新聞中,以名人自殺報導衝擊力最大,媒體工作者必須謹慎留意,不該應收視率而爆料死者自殺詳情,扭曲報導的真實性及帶給社會更多負擔。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吸菸是國人健康危害頭號殺手,台灣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死於菸害,根據美國國家成癮物質濫用中心報告指出,尼古丁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展結構,菸草使青少年更容易受到非法藥物的誘惑,相對於未吸菸的青少年,吸菸青少年濫用非法藥物機率達13倍。 另依國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 王媽媽自從更年期後,每到夏天總會覺得私密肌膚搔癢、悶熱,伴隨許多白色乳酪狀的分泌物,王媽媽心中雖擔心自己是不是被什麼不好的東西感染,但又因害羞不敢去看醫生而延遲就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家醫部醫師包育菁表示,許多女性朋友和王媽媽一樣,每到夏天就會出現這種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乾眼症之盛行率約是15%,但是隨著3C產品的普及和使用增加,盛行率有上升及年齡層下降之趨勢,根據統計,國內罹患乾眼症者每年正以10%的速度成長,估計全台有近600萬人罹患程度不一的乾眼症,也就是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狀。 臨床上也發現,隨著近年國人長時間觀看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中醫保健盛行的「十巧手」,就像練功一樣,十種招式做按摩復健,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洪良一表示,中風病友因為行動的限制,比較缺乏戶外活動,可以透過簡單的穴位按摩來強化循環與筋絡,十巧手是十種招式,主要針對穴位按摩,從點到線強化功能,中風患者常因為無力而行動不便,十巧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