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產後,小心媽媽手!預防重於治療

小心孕期泌尿道感染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

寶寶便祕新解法

寶寶長牙期護理:正確清潔.適當安撫

自然產要知道的

文/李藹芬採訪諮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

 

新生命的誕生,總為大家帶來無限喜悅,然而,為了迎接小生命的到來,女性必須歷經懷孕與生產,特別是在生產過程中,潛藏不可知的風險,即使是自然產也不例外。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小生命的降臨,總為人們帶來無限喜悅,卻也潛藏不可知的風險,過去,流傳著一句極為貼切的話,「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然而,在愈來愈重視生產品質的今日,人們往往忽略了風險的存在。

事實上,自古至今,生產的風險未曾消失,若與其他婦科手術的風險相比,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閔照指出,「在先進的醫療設備與技術『加持』下,醫護人員儘可能將風險所造成的影響程度降低而已」。因此,對於生產,孕婦與家人應抱持「生產並非零風險」的觀念,及早做好風險管理,以避免讓意外造成的傷害程度擴大。

與剖腹產的風險相比,一般人稱為「自然產」的「陰道分娩」,發生意外的風險雖然較小,但請記住,「低風險」終究不是「零風險」,所以,當產前被評估可自然產時,孕媽咪該知道哪些事呢?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Must Know 1‧雖是自然產可能仍須借助外力

經由陰道生產的方式,一般又可以分為不需依靠器械協助的自然生產,以及器械式生產,包括:以產鉗夾住胎兒頭部的產鉗助產,和利用負壓吸住胎兒頭部的真空吸引器助產,但黃閔照祕書長說,「如今,產鉗幾乎已算是失傳藝術了」。

一般自然分娩的產婦不需器械的協助即可順利將寶寶生下,不過,生產過程中,若出現胎兒窘迫現象、產程延長或是產婦精疲力盡,為了不讓產婦或胎兒的健康受到影響,此時就必須考慮以器械來協助產婦生產,在子宮頸全開及胎頭已經進入陰道時,他強調,「這是比剖腹產可以更快解決問題的方式」,透過真空吸引器的輔助力量,將寶寶從產道拉出。因為是把真空吸引器的罩杯放在寶寶頭上以將之吸出,因此,寶寶的頭部難免有些皮下腫脹或有血腫的現象,請父母不要擔心,「幾天後多會消失」。

黃閔照祕書長指出,「對於使用減痛分娩的產婦而言,使用真空吸引器將寶寶吸出的機會可能會比未用減痛分娩者多一些,因麻醉藥降低反射能力,使得產婦用力效果不佳,所以,需要真空吸引器的輔助力量幫忙把寶寶拉出」。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Must Know 2‧歷經產痛仍可能需要挨刀

即使產前被評估可以自然產,卻也可能因在產程中出現一些狀況,而不得不改以剖腹產方式生產,雖然有的媽媽會懊惱「自然產的產痛都痛過了,最後還是要挨上一刀,真是划不來」,然而,與胎兒平安出生相比,相信不少媽媽仍甘願一次承受兩種痛。黃閔照祕書長指出,「原本預估可以自然產,但是當母胎處於緊急狀況,為避免危難發生,就需要改以剖腹產方式生產」,可能導致此一結果的狀況如下:

產程遲滯

產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產程是指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第二產程是指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娩出;第三產程則是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他表示,「產程遲滯」是指第一產程中進入活動期(子宮頸擴張4公分至全開)或在第二產程的時間過久。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一般而言,子宮頸擴張4公分至全開,初產婦約需費時6小時以上,經產婦如進度不佳須考量子宮收縮強度不夠或其他原因,即算「產程遲滯」;待子宮頸開全之後,進入「第二產程」,這時胎頭會慢慢往下降以進入骨盆底,產婦會感到疼痛的部位也逐漸往下移,而在第二產程超過2〜3小時,胎頭仍無下降之跡象,亦屬「產程遲滯」。

黃閔照祕書長表示,一旦產程延長,可能會增加胎兒窘迫的發生機會,這時,產科醫師就得評估是否需要改以剖腹產方式生產。由於成功順產取決於「3P」:Power(產婦肌耐力與子宮收縮力)、Passenger(胎兒大小及位置)以及Pass-way(孕婦骨盆腔及產道的結構),若是因胎兒過大或骨盆過於狹窄,無法經由陰道順利分娩,剖腹產可說是不得不的選擇。

 自然產要知道的事|媽媽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4年3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旦確診有「心房顫動」問題,腦中風風險就比一般人增加3到5倍之凶,而想要治療心房顫動多靠電燒手術,其中心房中膈穿刺更是重要的一環,傳統上都是利用X光透視心臟,而台大醫院則開始使用心臟內超音波取代X光來引導心房中膈穿刺、協助導管操控、監測心臟狀態,可以將輻射量降到最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84歲的陳老先生,有青光眼病史,卻長達一年未追蹤,直到右眼視力開始模糊才覺得不對勁,趕緊就醫,但細心的醫師發現,陳老先生檢查結果與一般青光眼傷害的特徵並不相符,進一步檢視外觀,又發現其右眼外斜視且眼球突出,懷疑問題沒這麼簡單,果然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眼球後竟有一個3.3...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辦理臺南市110年護理人員公開甄選,已於11月4日至7日完成受理報名作業,本次預計錄取現職公職人員組及非現職公職人員組各正取8名、候補4名,共有425人報考。 護理人員公開甄選評分方式為資績分數審查佔30%,筆試佔70%,筆試訂於11月21日,(日)下午...

閱讀詳情 »

編譯 梁少珊 萬聖節31日來臨!許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這天玩得歡樂又健康,然而糖果提供了卡路里、還有食品添加物,而且嚴格來說,不算是健康食品,新聞網站《INSIDER》提供營養師的建議,提醒爸爸媽媽以四種健康零食做為替代品,避免孩子攝取過多糖果造成蛀牙、糖尿病。 一、碎堅果:堅果含有幫助心臟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