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致死率最高6成的「清明蟲吻」又來了! 遊花東出現這徵兆快就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致死率恐高達6成的清明連假「蟲吻」危機,全台這個地區最要注意!疾管署今(16)日發出提醒,國內恙蟲病病例,一向自4月至5月開始上升,而今年已累積有27例,其中花東地區感染個案就有12,只要去過花東等地後的9到12天內出現高燒、頭痛就要當心。

清明兒童連假將至,不少人都打算趁著假期掃墓、祭祖,或從事踏青、露營等戶外活動,正是容易接觸到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今年截至3月15日,國內已累積27例恙蟲病,其中花東地區感染個案12例;今年累計病例數低於2019及2020年同期(43例及37例)。

郭宏偉提醒,國內全年皆有恙蟲病病例,歷年通報數量有所謂的高峰期,也就是自4月至5月開始呈現上升,6月至7月達高峰,且在花東及離島地區感染病例數較多。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恙蟲病是由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螨叮咬而傳染,恙螨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類或動物身上;恙蟲病的潛伏期約9至12天,患者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周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恙蟲叮咬處通常會出現焦痂,是恙蟲病的重要特徵。

林詠青呼籲,民眾只要到戶外活動,有接觸到草叢環境,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長筒襪、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並將褲管紮入襪內;於衣物及皮膚裸露部位,使用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此外,離開草叢後請儘快沐浴及換洗全部衣物,避免恙螨附著叮咬,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活動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及時診斷、通報及治療。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太唬人!美進口「高力健錠」葡萄糖胺含量竟只有一半 逾2.5萬錠海關全扣

近3成瘜肉「躲」過傳統大腸鏡檢查 AI輔助當醫師的眼抓漏網之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疫苗打氣停滯,到底有多少疫苗即將屆期銷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下午公布最新估算,到3月底為止,預計包括莫德納、BNT以及AZ疫苗,將有56.4萬劑將屆效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過期了。沒有辦法當然只好銷毀」、「我們寧願 要有剩,也不要...

閱讀詳情 »

每周一、二晚上10:15分民視《醫學大聯盟》本集主持人白家綺帶大家探討眼睛不容忽視的警訊有哪些以及保養眼睛的方法有哪些,節目日前邀請到梁佑南、陳為民、楊淨宇、查理分成兩隊一起競賽搶答,也邀請到了急診科張適恆醫師、眼科許粹剛醫師、黃淑惠營養師,為大家做精闢的解說。 ▲ 陳為民:看東西覺得需要花一點時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每個月調整一次防疫措施,在近期本土疫情又突然竄起後,原本外界期待的口罩進一步鬆綁沒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8)日正式宣布,4月1日至4月30日,除了強化特定娛樂場所的防疫作為之外,將維持現行口罩等防疫措施,不但唱歌時維持須戴口罩,能免戴口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4例本土個案及93例境外移入(5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表示,針對目前11條不明感染源的傳播鏈「起碼得再觀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