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臺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癌症續居首席

臺北市十大死因出爐 癌症續居首席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06年臺北市十大死因出爐,慢性疾病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4人死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則續居首席,而十大死因排名順序與105年相較,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排名互換。至於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大腸癌分別連續32年及4年蟬聯首席與次席。

十大死因死亡率增 年齡層有分別

106年臺北市十大主要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增加者僅1項,肺炎(增7.2%);減少者有7項,分別為糖尿病(減14.5%)、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減11.5%)、敗血症(減11.1%)、高血壓性疾病(減9.4%)、惡性腫瘤(減6.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減5.9%)、腦血管疾病(減2.4%),而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及事故傷害持平。

依年齡層觀察,106年臺北市15-24歲青少年死因前三名分別為事故傷害(占28.8%)、自殺(占22.7%)及惡性腫瘤(占10.6%);25-44歲壯年則以惡性腫瘤(占27.1%)為首、自殺(占15.6%)及事故傷害(占13.4%)次之;45-64歲中年仍以惡性腫瘤(占45.7%)居首、心臟疾病(占14.2%)及腦血管疾病(占5.5%)次之;65歲以上老年則以惡性腫瘤(占25.3%)、心臟疾病(占16.3%)及肺炎(占9.8%)分列前三名。

癌症發生非偶然 預防從生活做起

十大癌症死因仍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2.結腸、直腸和肛門癌、3.肝和肝內膽管癌、4.女性乳房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胰臟癌、7.胃癌、8.卵巢癌、9.口腔癌、10.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癌症已分別蟬聯36年國人死因第1名與46年臺北市十大死因之首,落實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檳的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幫助抗癌鬥士能勇於面對病魔,彰化基督教醫院特別舉辦活出幸福的滋味,人人都是上天的寶貝為主軸的疾病團體聯合病友會,希望能讓病友團體成員互相認識,進而提升病友和家庭間的情感交流,透過彼此扶持生活,為生活帶來更多正面思考和期望。這次活動也特別請到何美意老師以及李艷秋、許家甄...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常說的“青筋”就是人體皮下可以看見的靜脈血管,專家認為,無論人體哪個部位的青筋異常暴鼓,都是人體痰、濕、疹、毒等積滯的反應。大家應學會如何觀察,了解不適之處,及早就醫。 大家所能觀察到的青筋的主要分佈在面部、頭、腳等部位。青筋又稱靜脈血管,通常指把血液送回心臟的血管。當...

閱讀詳情 »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宿便?檢查糞便會不會黏馬桶就是一個指標。我常在演講時和大家提到這個問題:「你的大便會黏馬桶嗎?」請想想看,馬桶壁有多光滑?糞便卻能沾黏上而且連沖水都沖不掉,那些廢物在我們腸子裡沾黏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糞便會黏馬桶的人,多半是因為吃了太多高油脂、高蛋白和高精製澱粉的食物。常吃高油脂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一名41歲男性,原有高血壓情況,長期服藥控制,但儘管服用三種血壓藥物,控制情況仍然不佳,接受醫師諮詢,患者本身有胃食道逆流、晨間起床頭痛以及體重過重等情況,經檢查發現患者每小時出現高達65次的呼吸停止,建議配戴持續性陽壓呼吸器後,且配合指導減重,三個月後不再出現高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