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苦!枕邊人鼾聲雷動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再久也沒精神

苦!枕邊人鼾聲雷動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再久也沒精神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枕邊人鼾聲雷動,江小姐錄下這一幕,讓先生聽聽自己的打呼聲。後來做了居家睡眠檢測,原來先生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建議試用正壓呼吸器治療後,黃先生睡覺不再打鼾,改善了睡眠品質,整個人也更有精力。

黃先生說,以前即使是覺得睡滿8小時,醒來還是很疲倦,一直打哈欠;江小姐則表示,試用正壓呼吸器後,先生整個禮拜都精神奕奕,晚上睡覺也變得安靜很多,只聽得到呼吸的聲音,不會打呼,連帶自己也睡得比較好。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莊立邦主治醫師說明,傳統的睡眠檢查在睡眠中心睡;居家睡眠檢測則可以在自己家裡睡,不需在睡眠中心大排長龍等檢查,環境比較熟悉,睡的品質相對較好,檢測結果更貼近實際狀況。

睡眠呼吸中止症溫水煮青蛙 民眾缺乏病識感

一項針對8500位居家睡眠檢測者的統計發現,72%的人有不同程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400位呼吸中止指數(AHI)大於5的受訪者中,超過8成沒接受治療或持續治療,顯示民眾相當缺乏病識感。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李學禹理事長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慢慢形成的,屬於一種溫水煮青蛙的模式,通常等到患者家人會覺得睡眠遭受到極大的干擾,加上患者覺得自己精神不佳,對工作或開車交通等造成很大困擾時,才會尋求就醫。


苦!枕邊人鼾聲雷動 睡眠呼吸中止症睡再久也沒精神

心肌梗塞風險增5倍 治療首選正壓呼吸器

年長者、肥胖者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高風險群,鼻子、下巴和脖子構造也都有影響,特別是脖圍超過40公分更要注意。

基隆長庚醫院耳鼻喉科外科李宜展主治醫師表示,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缺氧,會醒過來,睡眠被打斷,無法好好休息,持續不接受治療,心肌梗塞方面風險會增加5倍左右;全身可能也有高血壓的變化,風險約比正常人高2.9倍;腦血管方面,腦中風機率則是高出常人約1.6倍。

莊立邦主治醫師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有三個治療方式:正壓呼吸器、開刀跟止鼾牙套,如果是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還是以睡眠正壓呼吸器為治療首要的選擇。

這些症狀要注意 睡好健康會更好!

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症狀包括打鼾、多尿、睡覺時呼吸暫停、淺眠、白天注意力不集中、頭痛及嗜睡等等,醫師呼籲民眾應該早期診斷、全能治療,長期追踪,睡得更好,自己和家人都會更健康。

【延伸閱讀】

耳鳴嗡嗡睡不著 恐是睡眠障礙引起

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 愛不輕「呼」

需要被聽見! 陳博正和李千那演繹聽損困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04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了提供醫師和病患更完善且即時的醫療照護,新光醫院引進行動超音波儀,不僅取代常規耗時的超音波排程檢查,還能提供患者及時醫療診斷;新光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志華指出,尤其對於真正危急的病人,診斷和治療是分秒必爭,透過行動超音波儀,可在不需移動患者情況下,與相關專科醫師線上會診,...

閱讀詳情 »

多年來癌友習慣手術後才「進補」的習慣可能要改變了。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去年最新公佈的營養指南指出,魚油、精胺酸、核苷酸為構成癌症患者免疫調節的3效營養,手術前7天應加強補充,強化抗癌免疫力! 然而最新的觀念顯然還沒被民眾所接受,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最新調查發現,雖然有8成5的癌友認同免疫力與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ㄧ名29歲的楊姓婦女,在懷孕25週時與先生家人參加旅行團,前往日本遊玩,抵達第1天即發生在浴室跌倒的意外,由於合併大量的破水,楊小姐立刻被送往京都醫院治療,隔天再轉診到大阪市立醫院安胎。經過10天的住院,病情仍然不穩定,家屬決定搭乘醫療專機返台,接受後續治療,避免在國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有位三十多歲的小林,受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纏身多年,範圍幾乎覆蓋全身,伴隨嚴重紅腫和皮屑病灶,睡覺時一動就其癢無比,甚至為了止癢,故意抓破皮膚才得以讓疼痛替代癢感不適;2年來,他幾乎沒好好睡過覺,嚴重的外在皮膚症狀也讓他備受異樣眼光,悲觀到覺得自己不是常人,備受歧視也是理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