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莫名咳嗽、疲累? 注意「6大症狀」恐是淋巴癌

莫名咳嗽 疲累? 注意「6大症狀」恐是淋巴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淋巴癌分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何杰金氏淋巴瘤,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表示,前者發生率較高、高達9成患者屬此類型。台大癌醫中心分院血液腫瘤部醫師林耘曲指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又以惡性程度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最常見,佔率約5成,病程快又猛,未及時控制短短數月就可能有性命威脅。所幸,今日治療武器多元,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整體治癒率高達7成,十年存活率達4成5,且隨細胞治療問世,3成以上難治與復發患者可望獲治療曙光。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說明,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症狀不典型,與老化、疲勞症狀相似,患者容易錯失黃金治療期,高達半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為幫助患者及時擊退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提出「6+6準則」,若發生腫、燒、汗、咳、瘦、累「6大症狀」,務必及時就醫檢查。

淋巴癌病程快又猛 應重視6大症狀

周文堅表示,淋巴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若惡性病變,失控增生且喪失凋亡機制的淋巴細胞可能引發淋巴癌。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男女發病率略相同,但好發於中高年族群,隨人口老化,發生率逐年增長,108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全年度新發個案數近3000名。

提醒民眾一旦莫名出現「淋巴結腫脹、發燒超過38℃且持續2周以上、夜間盜汗、久咳不癒超過1個月、6個月內體重減輕10%以上、疲累感越來越嚴重」6大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相關檢查。「及時確診非常重要,因為高達5成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屬於惡性度頗高的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因其容易從淋巴循環脫逃,轉移到其他器官、組織,造成身體機能受損。」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病程雖又急又猛,但絕非不治之症。林耘曲表示,以化療合併標靶藥物為主力的第一線治療中,就有半數患者可治癒;若復發或屬於難治型,可接續自體幹細胞移植。整體而言,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治癒率高達7成,十年存活率可達4成5。

細胞治療問世 復發與難治型患者之曙光

林耘曲指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在第一線與第二線有很好的治療成績,但仍3成患者治療難度較高,過往治癒方式僅剩下異體幹細胞移植,但其預後有待加強,且需要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生活受限,會降低患者治療積極度。

所幸,6大治療中除了「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放射線治療、異體移植、自體移植」還有「細胞治療」。林耘曲說明,細胞治療就是透過細胞工程強化免疫細胞大軍,把人體的免疫細胞作為治療武器。目前細胞治療方式共兩種,第一是大量複製免疫細胞,補充更多免疫細胞大軍,以量取勝;第二則是在免疫細胞上安裝可鎖定突變細胞的基因,幫免疫大軍裝備自動瞄準系統,精準且持續性的殺滅突變細胞,重量更重質。除此之外,也因治療武器源於自身細胞,副作用相對輕微,患者可保良好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八旬翁2度戰勝淋巴瘤 「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治療助攻

復發濾泡性淋巴瘤治療福音 新標靶藥物納健保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清明節即將來臨,按照傳統習俗,「潤餅」是掃墓祭祖時的必備食品,也變成清明節必定要吃的節慶飲食;營養師提醒,二張潤餅皮就相當於1/4碗飯所含的醣類,至於內餡部份,就儘量不要過油,以免吃進過多熱量。潤餅使用的皮較大張,常見的潤餅內餡材料有高麗菜絲、紅蘿蔔絲、韭菜段、豆芽菜、菜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睡前飯後刷牙是每個人從小該養成的習慣,但據國健局統計資料,約有2成未滿12歲兒童習慣沒有刷牙就睡覺,每日潔牙次數平均也不到2次。國健局提出牙齒健康「二不二要」觀念,提醒家長一定要督促寶貝睡前刷牙,一天至少刷兩次。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依據100年台灣6歲以下兒童口腔及衛...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黃鼎殷身體是全世界最好的醫院想要獲得健康,首先要懂得身體的智慧,這個自我療癒系統原本就存在於人體並且不斷進行,我們唯一要做的,是進一步協助它,讓它更順暢罷了。 這次的採訪經驗很有意思,有如上了一堂人生哲學課。接觸到黃鼎殷醫師,是聽聞有位醫師對《老子》很有研究,也能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你知道食品標示有哪些項目嗎?如果忘了服藥怎麼辦?到底正確洗手步驟是啥?新北市衛生局為了讓學童擁有正確的健康知識,特別建置「健康小學堂網站」,讓大朋友、小朋友可以線上學習。新北市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100年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新北市十大死因以癌症、心臟病、腦血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