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蜜月惹的禍? 老公太疼老婆這樣做竟導致手不舉

蜜月惹的禍? 老公太疼老婆這樣做竟導致手不舉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小謝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步上紅毯,婚禮隔天即出國度蜜月,甜蜜羨煞旁人,行程最後一天他整個右手臂竟酸麻脹痛到舉不起來,連行李都無法拉。回國後過年,小謝竟手痛無法打掃,只能出錢請人打掃,引起母親不悅,搞到婆媳間關係異常緊張,小謝夾在中間難為呀,只好上醫院求診,被診斷「橈神經壓迫損傷合併垂腕症」。

橈神經壓迫損傷合併垂腕症 手壓迫過久

收治該病患的振興醫院運動復健科陳建成主任表示,「橈神經壓迫損傷合併垂腕症」,其發生原因為手臂受到頭部重量壓迫的時間過久,局部組織的血流不足,容易產生痠痛,壓迫到神經,則會造成神經受損,如導致橈神經暫時性麻痺,會形成垂手症狀等,也可能造成局部肌腱系統的傷害。

醫師提到,橈神經最容易受到壓迫的部位,是腋下以及手臂「螺旋溝」的位置,後者位於肱骨後面中間三分之一,橈神經走到此處正好緊貼著肱骨,很容易受到外來的壓迫。

這些睡姿要小心 別超過30分鐘

陳建成補充,該病又稱「蜜月手臂麻痺症候群」(Honey Moon Palsy),因為疼老婆的先生會把強壯的手臂借給太太當作枕頭睡覺,一整夜都不敢移動,深怕吵醒熟睡中的嬌妻,結果就造成橈神經受到壓迫的垂腕症,小謝就是屬於這種情形。

究竟壓迫多久才會有風險?醫師指出,若位置正確,很快就會手麻,盡量不要壓迫超過30分鐘,就可以避免,他開玩笑表示,要請老婆體諒,別壓在老公手上太久。三種不良睡姿包含:

(1)趴睡

(2)甜蜜枕手臂睡

(3)單手墊頭睡

橈神經麻痺預後良好 醫提醒良好睡姿

陳建成強調,橈神經麻痺預後良好,若僅是單純的神經壓迫所造成,沒有合併其他解剖構造上的異常,不需要特別的治療,耐心等後其自然恢復即可。病情較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復健治療,包括正確的擺位以防止神經進一步壓迫及手變形,適度的關節運動以防止手腕及手指攣縮或是穿戴支架來防止關節攣縮及肌腱縮短,並提供手腕及手指伸直功能以協助抓握。

此外,很多人是晚上喝酒之後,熟睡一夜,卻發現整個手腕手指頭無法往上舉起,原因是睡太熟去壓到手臂,或折著手臂然後都沒有翻身,以至於導致橈神經缺血性損傷,提醒多注意。

【延伸閱讀】

虛弱、營養失衡、照顧問題多 補充「這些營養」超重要

放任血糖飆高不忌口 男子頭暈脫水險失明

寒假+年假 慎防「網路遊戲障礙症」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8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糖尿病前期指的是血糖濃度偏高,但還不足以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但即使只是糖尿病前期,也千萬不能忽視它。因為最近有新的研究表示,糖尿病前期增加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嚴重心臟問題的風險。研究在美國心臟病學會線上會議中發表報告,研究結果表明,不論是醫護人員或是患者,都需要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國內疫情尚未退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宣布新增304例COVID-19確診案例,其中302例本土、2例境外移入;另外校正回歸本土個案331例,總計635例,並新增11例死亡案例,創疫情發燒以來新高,為50多歲至70多歲者,多半有慢性病。而第三集警戒延長至6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25)日南投縣長提出地方自購疫苗,已洽談上海復星醫藥購買輝瑞BNT疫苗,馬上將行文中央,今(26)日上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應,未收到南投縣政府公文,強調疫苗政策必須合法、安全、有效,且由中央認可。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上,有22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防疫第3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顯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疫情不樂觀推斷,內政部除要求暫停宮廟進入外,喪葬公祭也全數停止僅開放家祭,暴量病人數量,再次指揮中心強調加強病床周轉率,讓重症病患能有醫療資源。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26)日上午全國防疫會議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