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持續了一年的疫情 如何調整身心更健康

記者李訢愷 /新北市報導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在世界各地的影響至今已滿周年,而全球也至少有1億1萬798人確診冠狀病毒疾病,就連世界多處也因為疫情而宣布了緊急狀態或相關措施,隨著之而來的就是因為近期接觸過或是即將回國過年者,需要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的人數增加。因為當事人面對突然而來的居家生活限制,除了會出現的不安與焦慮擔心外,也可能因為兩週的限制而打亂了原來的工作或作息。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持續了一年的疫情 如何調整身心更健康
Digitines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指出,建議大家趁機檢視自己生活型態作調整,在居家檢疫或隔離期滿後,能夠重拾健康的生活。下面方法提供大家參考:
  1. 面對自己焦慮的調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訊息通知,不論是需要被隔離的當事人或是家屬,相信心理的壓力和焦慮一定是很大的。建議先靜下深呼吸十次,讓腦放空先不要想任何事情,等到身心較平穩後再進行下一步,因為慌亂中無法作有效的思考和決定。
  2. 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先列出原來預計的工作或規劃,再重新一一檢視其重要性或急迫性之後,會發現其實真正需要立即處理的事情有限,有許多非必要的工作或是活動可以先略過,在做完必要的聯繫後,放下原來的過度擔心,開始放輕鬆安排兩週生活。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 持續了一年的疫情 如何調整身心更健康
Medical Xpress
  1. 規劃充實的兩週課表:每天正常的作息和量體溫很重要,每日按時起床後:早餐、活動時間、午餐及新聞資訊、午休、活動時間、盥洗、晚餐及新聞資訊、家庭時間與朋友聯繫(電話或視訊)很重要、日記或心得、就寢等。「活動時間」可安排:電影欣賞、手工製作、美術繪畫、烹飪烘焙、3C研究、偶像追劇、網路KTV、練習樂器等活動來從事。
  2. 每天運動以維持健康:居家檢疫或隔離時也無法作太過劇烈的運動,故以可以在自己家裡就能完成的較佳。例如:從頭到腳的各個關節的伸展運動,每個關節活動時要慢且角度盡量做大,以達到充分運動放鬆的目的。或是參考網路影片(如:瑜珈等),每日至少運動半個小時,強化自己的免疫系統。
張自強表示,防疫不是只有第一線醫療人員的事,大家共同來維護目前安全的生活環境,定時的關心疫情發展,以便吸收健康正確資訊宣導,不確定的資訊請勿再傳遞,我們對疫情要注意、要謹慎、但是不要緊張,所有防疫資訊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準,避免資訊誤導,也要避免隨時或過動關心疫情發展而影響生活。勤洗手、戴口罩和維持社交距離等,遵循防疫新生活運動,調整身心後重拾健康快樂的生活。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被稱為Delta plus的「AY.4.2」變異株也出現在台灣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下午公布近一周針對境外移入個案的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赫然在一名自英國入境的英國籍男子身上驗出「AY.4.2」,這也是台灣首例,威脅在於「AY.4.2」被認為傳播力恐高...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3期決定開打BNT及AZ第1、2劑接種,至於民眾期待的「AZ、BNT混打」則落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最新第13期疫苗接種開打對象,開放提供BNT疫苗與AZ疫苗第一劑,以及BNT疫苗已接種第一劑間隔滿4周以上與AZ疫苗已接種第一劑間隔滿10周以上...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大鬆綁,下一步輪到賣場試吃、夜市邊走邊吃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下午再宣布開放談話性或政論節目、直播、演講以及講課等工作或活動,即日起可以不必再戴口罩,而宗教遶境活動只要提出計畫也可以進行。至於外界關心百貨、賣場及夜市是否能試吃或邊走邊吃,指揮中心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林文瑞與吳怡玎今(29)日於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表示有民眾陳情在接種新冠疫苗後,下肢無力導致多次跌倒。因此,2位藍委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注射後,導致不良反應的臨床診斷及通報機制提出質疑:「不良反應報不報,通報機制管不到?」 林文瑞近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