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護腎有訣竅 這些方法報你知

護腎有訣竅 這些方法報你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洗腎室的老伯問護理師,隔壁躺著的弟弟也是來洗腎嗎?怎麼那麼年輕就洗腎!根據資料顯示,台灣末期腎臟病盛行率高居全球之冠,透析人數已有約8萬人。洗腎年齡年輕化,應該在兒童或青少年期及早發現疾病,及早介入治療,降低青少年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

先天異常、遺傳、腎毒性藥物 為洗腎年輕化主因

桃園醫院血液透析室護理師周可芸說明,導致洗腎年輕化的原因有(1)先天性器官構造異常,如發育不良或是阻塞性水腎等;(2)遺傳性腎臟疾病,如多囊性腎病變、腎病症候群、反覆泌尿道感染;(3)腎毒性藥物,如服用不明草藥、成藥或吸食毒品導致。

腎臟病早期常常不會有症狀,症狀明顯時通常已經是末期。大多數腎臟疾病初期都會以血尿、蛋白尿方式表現,可以透過簡單尿液篩檢看尿液成分,若出現異常,必須到醫院腎臟科門診進行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即時挽救兒童及青少年腎臟惡化。

飲食清淡天然、作息正常 生病勿自行服成藥

家長日常中如何預防兒童青少年腎臟疾病呢?周可芸護理師提醒,飲食要清淡,多食用天然食物,避免過鹹或加工醃漬類食品、油炸食品及泡麵少吃,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長期睡眠不足,適當補充水分,少攝取含糖飲料。生病時應就醫而勿自行購買成藥,不吸食毒品、不要常憋尿,定期追蹤腎功能及尿液檢查,才能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才能延緩末期腎臟病喔。(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2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之前就有研究表示,出生時體重不超過2,700公克(6磅)的人,成年後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而今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EASD)年會上提出的1項新研究,是首度發表體重過輕的嬰兒,更容易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研究。   根據歐洲研究協會...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你的孩子很容易感到驚嚇、愛哭,或往往會「想很多」?別為孩子這些表現貼上負面標籤,或許,他只是擁有高度敏感的特質!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伊蓮.艾融博士所預估,全世界每5人就有1人屬於高敏感族。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楊琬琳說明,「針對高敏感成人的研究中,最早是將高敏感族定義為:對於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臺北醫學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於9月27日舉辦第4年3天2夜的Datathon競賽,包括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臺北市長柯文哲、國家生技醫學產業策進會會長張善政、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立法委員許毓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對於陳小姐來說,午餐後等著她的不是下午茶,而是惱人的間歇性下腹痛,原本以為是腸躁症,但治療始終無效,症狀仍持續惡化,後來就醫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並無發現異樣,直到去年摸到身軀硬塊,斷層掃描才證實已是大腸癌末期,癌細胞已轉移至腹膜多處。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