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走路總是鞋子拖拖拖,小心健康亮紅燈!專家整頓肌力有妙計

「啪答~啪答~」一樣米養樣人,鞋子也是一樣,有的人穿鞋走起路來安靜無聲,有的人卻像雙腳有千斤重一般,步伐拖沓,每走一步都會伴隨像是拖鞋摩擦地板的聲響出現,給人自信不足、個性消極的印象,殊不知,「總愛拖著鞋子走路」的行為背後,其實也暗藏著不少健康隱憂!

走路總是鞋子拖拖拖,小心健康亮紅燈!專家整頓肌力有妙計

走路鞋子愛磨地~腳踝無力是「垂足」

嘉義聖馬爾定醫院復健科組長王怡婷表示,正常走路時,邁出的單腳腳跟會先著地,腳尖和腳踝順勢上翹,接著腳掌整個踩平地面,最後腳跟抬起,並另一腳交替重複相同的動作,以此將步伐往前推進。

一旦腳步在踏出時腳踝無力、腳尖不能正常上翹,就會出現「拖著鞋走」的情況,這種症狀在醫學上被稱為「垂足」(drop foot)。

走路總是鞋子拖拖拖,小心健康亮紅燈!專家整頓肌力有妙計

一個人走路是否會出現「垂足」的拖地現象,與腳踝有很大的關係。

為什麼走路會「垂足」呢?

造成「垂足」的原因很多,若撇開腦中風、脊髓損傷和罹患帕金森氏症等較嚴重的病症不談,一般人較常見的大致有肌肉無力或太緊、周邊神經受損、椎間盤狹窄或突出導致壓迫神經根等。

王怡婷物理治療師表示,如果發現腳踝或腳尖有完全無法翹起來的情況,一定要先找神經內科醫師做檢查,確定是神經性原因後再採取對應的治療方式。而如果排除了神經性原因,確認是一般的脛前肌肉無力或腳踝後側肌肉過於緊繃所致,則可透過一些簡單的訓練才能改善。

走路總是鞋子拖拖拖,小心健康亮紅燈!專家整頓肌力有妙計

毛巾牽拉示範。(圖片提供/王怡婷物理治療師)

【腳踝後側肌肉緊繃】

在腳踝後側有一個名為「阿基里斯腱」的粗大肌腱組織,俗稱為「腳筋」,無論是走路或跑步都會用得到。一旦阿基里斯腱承受太多壓力或過度疲勞,出現緊繃的現象,就容易導致走路時腳踝和腳尖無法正常上翹的情況,甚至還可能引起發炎和疼痛不適。

對於阿基里斯腱緊張的垂足現象,平時可透過伸展動作來改善。較簡單的方法有2種:

1.毛巾牽拉:躺或長坐在床上,取一條毛巾圍繞腳底板。鍛鍊時,雙腳打直,盡量將腳背拉向腳底板,維持10秒後放鬆,每天至少做10次,有助伸展小腿後側的肌肉。此招在洗澡後或運動後練習的舒緩效果更好。

走路總是鞋子拖拖拖,小心健康亮紅燈!專家整頓肌力有妙計

站弓箭步示範。(圖片提供/王怡婷物理治療師)

2.站弓箭步:保持雙腳一前一後的站姿,上半身挺直,前腳膝蓋彎曲,後腳膝蓋伸直和整個腳底板貼合地板,感覺站在後方的小腿後側緊緊酸酸的,維持10秒後放鬆,左右兩邊皆要拉筋。待拉筋一段時間後,可漸漸加大弓箭步的步伐距離,幫助肌肉伸展。另外,老人或平衡感不好的人,鍛鍊時可扶著椅子或牆壁以保持平衡,預防跌倒。注意:動作過程中,保持腳跟踩地,才能有效地拉筋放鬆小腿後側肌肉。

【脛前肌肉無力】

脛前肌是小腿前側的動作肌肉,從靠近膝蓋的脛骨外側為起點,往下延伸到腳踝內側,並一路連到第一趾骨。一旦脛前肌比較無力,腳尖就無法正常上翹,就連腳掌內翻的動作也難以做到。

想要增強脛前肌的肌力,平時可以多練習腳踝上翹的動作:一開始先坐在椅子上,腳背拉向小腿前側,腳尖往上翹,腳底板內側向內翻轉相互靠近,停留3至5秒後再放鬆3至5秒,反覆練習。此訓練前,可先做前面所提小腿後側拉筋,訓練效果會更好。另外,有些人可能對脛前肌收縮無感,則建議尋求專業的肌肉電刺激治療。

走路總是鞋子拖拖拖,小心健康亮紅燈!專家整頓肌力有妙計

長期習慣穿夾腳拖趴趴走,容易造成身體重心往後,進而引發一連串的筋骨問題。

別再穿夾腳拖趴趴走!正確走路就該這樣做

除此之外,王怡婷物理治療師也提醒,現代年輕人習慣穿著夾腳拖趴趴走,抓地全靠腳趾和腳掌前端,不但容易造成小腿後側肌肉緊繃,也會造成身體重心偏後面,後續連帶影響骨骼關節和筋膜系統,出現骨盆後傾、腰痠背痛等不適。

為了健康,建議還是盡量避免長時間穿著夾腳鞋或拖鞋等容易讓人「拖」著走的鞋子。另外,選對了鞋子後,走路時別忘了仍要抬頭挺胸、眼看前方、夾臀縮腹,並且注意踏出步伐時,腳跟要先著地,腳趾要有自然翹起來的動作喔!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582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COVID-19疫情未歇,全民進入防疫時代,2020國際綜合醫療高峰論壇邀集學者專家齊聚台北醫學大學,共同探討COVID-19疫情下的疫苗、新藥研發及感染控制等議題。 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1)日上海出現3例由台灣入境,在當地確診個案,上海市衛健委批評,台灣防疫有很多大漏洞不仍忽視,奉勸民進黨當局以專業態度防疫。今疾管署例行記者會,副署長莊人祥回應,由個案資料判斷,感染地或是否感染,可能都有待討論,但仍感謝陸方提供我方個案資料,方便接觸者疫調追蹤。...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準媽媽在知道腹中有孩子那一刻起,肯定都心懷期待等待著與小孩見面的那一刻,然而懷胎10月的最後那一刻,幾乎數十小時「痛徹心扉」,都是媽媽們一生無法忘懷的「甜蜜負擔」。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蕭國明提醒,臨床經驗下,產婦全程無痛生產,不會明顯提高不良風險,準媽媽們可以考慮採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30歲的吳小姐,任職百貨公司櫃台小姐,患有狼瘡腎炎(Lupus nephritis)於前年因尿毒症明顯開始接受長期腹膜透析(CAPD)治療,因常吃火腿三明治、肉鬆等過量高磷食物,又常忘記或不正確服用降磷藥物,導致高磷血症;去年11月手指及腳趾和四肢多處發生皮膚鈣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