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些藥,男女用了居然效果不同?!

這些藥,男女用了居然效果不同?!

男性和女性除了生殖系統各有特點,腎功能、肝臟代謝能力也有不同,因此服用同樣的藥物,效果可能也有所區別。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女性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詹妮奧斯丁克萊頓總結了男女服用一些常見藥物後的差異。

阿司匹林:男性用來防心臟病效果更好,女性用預防中風效果更好。以往針對阿司匹林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大多是針對男性進行的。實際上,有專家認為,阿司匹林對女性心臟的保護作用並不及男性;有時有心臟病發作史的女性需要服用更多劑量的阿司匹林。然而,在預防中風方面,阿司匹林對女性的保護效果要優於男性。

降脂藥:對男性更有效。與阿司匹林一樣,以往他汀類藥物的研究物件多是男性,因為女性患上心臟病的年齡大多要晚於男性。有研究發現:女性在服他汀類藥物降低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方面獲得的益處不如男性。美國羅德島米利亞姆醫院女性心臟病研究中心主任芭芭拉羅伯茨認為,已經有心臟病的女性服他汀,獲得的益處可能只有男性的一半。建議女性在服藥期間應定期檢測相關指標,必要時諮詢醫生調整用藥方案。

某些止痛藥:女性服用劑量應降低。美國華盛頓大學藥學系教授蓋爾安德森認為,女性服阿片類止痛藥(如可待因類止痛藥)會獲得比男性更強的止痛作用,這可能是由於男女代謝這類藥物存在差異。因此,女性服用這類藥物時,劑量可遵醫囑比男性少30%~40%。

抗抑鬱藥:男女適合的種類不同。臨床研究發現,女性更適合於服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抗抑鬱藥,它能改變大腦中某種神經遞質的平衡。相比之下,男性服用三環類抗抑鬱藥的效果更好。

麻醉藥:在女性體內代謝可能更快。臨床醫學統計顯示,女性在手術進行過程中從麻醉狀態中醒過來的人數是男性的3倍。一項研究表明:這可能是由於某些麻醉藥在女性血液中的衰退速度更快。

藥物副作用:在女性中發生風險更大。克萊頓醫生提醒,即使有些藥物對男性的藥理作用與女性相同,一般而言,女性也更容易產生不良反應。女性服藥後出現副作用(如皮疹)的可能性是男性的1.5~1.7倍。

有些治療心臟病的藥物最終退出市場,就是因為女性服用後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心臟在每次跳動間需要休息,這個時間段就叫QT間期。女性天生QT間期較長,有少數藥物會進一步延長它,從而引發特定類型的異常心律(QT間期延長),在某些情況下會導致死亡。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提倡更多女性參加藥物臨床試驗,並敦促藥物研究者充分考察這一差異。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在長期服藥時都應定期複查,如果發現效果不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劑量。如果出現嚴重副作用,應立即停藥並及時就診。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於11月17日在新竹醫院舉辦「創新醫療:支氣管鏡熱蒸氣消融術」成果發表會,邀請新竹市衛生局醫政科林素芬科長等貴賓,共同見證醫療團隊的優秀表現,醫療團隊的努力讓該院的醫療水準更上一層樓;這場成果發表會現場上,新竹臺大分院也特別邀請接受熱蒸氣消融術成功的個案高先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新的「無藥可用」危機!最新研究顯示,疫情期間部分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比例大幅增加3倍。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就示警,根據衛福部資料,若抗生素抗藥性(AMR)問題未能及時被控制, 到了2050年恐造成國內每年3.3萬人因此喪命。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保誠人壽今(17)日舉辦「i寶 保護兒童 誠就未來」記者會,發表台灣保險業首本兒童心理白皮書,並發布台灣兒童身心健康指數,結果顯示9到12歲兒童身心健康總指數為66分,身心健康程度僅中等,顯見兒童的身心健康需要各界更多的關注與重視。 保誠人壽長期關注兒童生活、理財、...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糞便也能救人!39歲的王小姐罹患俗稱「血癌」的急性白血病,原本寄希望於接受骨髓移植,沒想到3個月後,卻出現嚴重急性腸胃型反排斥反應,終日腹瀉不止,甚至出現血便,生命垂危,經台北榮總醫療團隊評估,緊急採用腸道微菌叢移植術(FMT),將正常人的腸道細菌種入腸道,這才成功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