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這8種癌症病友 使用免疫療法藥物可申請給付

  免疫療法為許多無藥可用的晚期癌友開啟最後一線生機,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共擬會議開會決議,除了通過8種癌別的給付標準,預估可適用人數約1300人,但礙於經費有限僅先匡列「8億800人」,因此將採「取號」制度因應,最快4月、最慢6月可以上路。

  健保署去年核准晚期黑色素瘤免疫療法給付,但卡在藥價協商不下,迄今仍無法順利上路,今年1月藥物共擬會議則又通過3款癌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O)納入健保給付。這3款免疫療法藥物一共可治療8種癌別,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癌、泌尿道上皮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腎細胞癌、肝癌與胃癌。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戴雪詠說明,免疫療的效果未必比標靶藥物好,且健保經費有限,因此,這8種癌症病友使用免疫療法藥物,必須達到特定的健保給付條件。戴雪詠舉例,第1個條件為癌友的肝、腎跟心肺功能及體能狀況也要相對良好,才能用這個藥;第2個條件為生物標記的檢驗也要達到一定的數值,才能確保反應率能夠比較好。

  戴雪詠強調,因資源有限,能受惠的民眾前提必須是身體免疫狀況不錯、生物標記高表現量,且已無藥可用者。免疫療法不是每個人都能見效,因此,經專家討論,可能在用藥一定期間後,若無明顯療效、病情沒改變甚至因為不堪忍受副作用下停止用藥,所以目前每人每年100萬的額度未必人人都能用滿1年。

相關推薦

2020第二屆金線獎複賽,於7月5日晶鑽生醫潮間帶,圓滿落幕。此次活動由晶鑽生醫主辦,金線獎宗旨在於聚集線雕技術的前沿應用,提倡醫師在線雕應用方面的創新和推廣,共同交流進步,共同推動線雕技術的發展! 第二屆金線獎複賽評審,右起 楊弘旭院長、晶鑽生醫總經理謝佳憲、王篤行院長、曾文尚院長 / 照片晶鑽生...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產後越早下床越好!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7)日提出警訊,根據台灣生產事故救濟年報分析,國內2016年以來已經有14名孕產婦因為肺部靜脈栓塞喪命,還有3人致重殘,不少人都是長時間臥床後才一起身想上廁所就休克倒地。醫學會提醒,自然產建議...

閱讀詳情 »

每個寶寶一出生就會收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裡面除了許多新生兒照護的衛教資訊外,還有一張黃卡摺頁記錄寶寶的疫苗接種狀況。沿用已久的兒童健康手冊於今 (2020) 年重新改版,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說明,新版兒童健康手冊特別新增「粉紅卡」提醒家長留意新生兒篩檢時程與幼兒定期塗氟資訊;此外原本「黃卡」關於預...

閱讀詳情 »

▲(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肢體顫抖、動作緩慢、步態不穩,這是一般人提起巴金森氏症的第一印象,但如果認為巴金森氏症的前兆,只有典型的運動功能障礙,當心錯失覺察良機!醫師提醒,不少人在出現手抖症狀之前,可能已有長期便秘、焦慮、失眠等非運動功能障礙的問題,也可能把肢體的僵硬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