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年熬夜玩樂 小心急性牙齦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過年習慣晚睡、熬夜玩樂,小心引發急性牙齦炎!許多民眾過年放假就日夜顛倒,常常通宵玩電腦、打麻將,不但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習慣也不正常,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引發急性牙齦炎。醫師指出,牙齦持續發炎可能惡化成為牙周病,民眾不可不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賴智信表示,牙周細菌普遍存在每個人的口腔中,當身體休息不夠,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時,細菌大量孳生並堆積在牙周組織,就會導致牙齦發炎、紅腫,這時患者千萬不要因為牙痛就不清潔,可使用棉花棒取代牙刷,以溫和的方式清潔。

賴智信指出,牙周病是一種進行緩慢的慢性病,患者一開始不容易發覺,直到細菌堆積產生牙菌斑,並形成生物膜後,進而產生牙結石,會開始侵蝕牙齦,最後破壞牙周組織,就變成牙周病。曾有研究顯示,超過24小時不刷牙,牙菌斑就會開始堆積在牙齒上,並形成生物膜,使口腔成為容易發生牙周病的環境。

「清除牙結石是預防牙周病的基本功!」賴智信強調,目前健保有給付13歲以上民眾,每半年洗牙1次,而過年正是一個可以提醒自己檢查牙齒的好時間,另外,他也建議民眾,平時清潔牙齒時,應使用貝氏刷牙法,並注意牙齒死角的清潔。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02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國民健康署呼籲防疫期間,在家仍需適度的運動,並注意運動空間通風、出汗後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以更好的健康狀態共同抗擊疫情。簡單居家運動 加強自身防護力此外,研究指出測量體重有助於節制口腹之慾,民眾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天天量體重」,讓大家防疫在家,也能做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造成全球大流行,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是最基本的防疫工作;然而面對持續升溫的疫情,除可做好外在防護,增強免疫力由內隔絕病毒更是抗疫關鍵。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指出,蛋白質、維生素等皆為與免疫相關的重要營養素,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使其發...

閱讀詳情 »

2021.06.01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6月1日為止,已經有13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底,新冠肺炎從武漢開始蔓延,已肆虐全球。台灣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超前部署、醫療人員的竭力投入,以及全體同胞配合防疫政策之下,我們守住了第一波的疫情擴散。不過,今年4月起又因為第二波的疫情而全國進入警戒狀態。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已超過三百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