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過敏、流鼻水吃藥會嗜睡嗎? 抗組織胺分三代快搞懂你吃的是哪一種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擾人的過敏、流鼻水等症狀找上門時,不少人吃藥都會擔心「服用抗組織胺藥會嗜睡嗎?」,食藥署今(23)日在食藥闢謠專區就特別針對抗組織胺藥一次說個清楚,強調目前抗組織胺藥物分為三代,每一代都有適合的適應症及不同的副作用。

原來組織胺主要存在於皮下、鼻腔、上呼吸道黏膜及腸胃道等處,只要人體一受到過敏原、病毒等外來物質的刺激,體內的免疫細胞就會分泌出組織胺,產生流鼻水、打噴嚏、氣喘、鼻塞、皮膚癢、皮膚紅腫、起疹子等症狀,雖然可增加白血球的活性,抵抗外來物質的侵擾,但也對生活造成困擾。

食藥署指出,抗組織胺藥物的設計,就是阻斷組織胺作用在這些器官上,緩解上述的不適症狀,但是無法真正根治疾病。

目前抗組織胺藥物分為三代,食藥署一一解析,第一代抗組織胺因為脂溶性較高,較易進入中樞神經,所以容易引起嗜睡及注意不集中的副作用;第二代抗組織胺因水溶性較高,較不易進入中樞神經,改善了第一代抗組織胺嗜睡、鎮靜等副作用。

至於第三代抗組織胺不僅保留不易嗜睡的優點,另外,藥效也拉長,每日服用一至兩次即可,進一步提高了服藥的方便性。而抗組織胺依藥品風險可分為處方藥及指示藥,若為處方藥,需經由醫生診斷及處方後才能使用。

食藥署強調,一般市面上的感冒藥,為了緩解流鼻水的症狀,有些含有抗組織胺的成分,其具有抗過敏效果,常用在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等疾病,但每一代的抗組織胺都有適合的適應症及不同的副作用,無論是選擇哪一代抗組織胺,都需要請專業的醫療人員做評估。

民眾服用抗組織胺時,食藥署建議,應先詢問醫師或藥師該藥品是否有容易產生疲倦、嗜睡、暈眩、不協調、四肢無力的副作用,並避免開車、操作大型機具等需要高度專注力的活動。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遊緬甸「關節劇痛無法走遠路」 新竹婦人一路痛回國才知屈公病

【有影】今年首例死亡!隔3年又見腸病毒71型奪命 1歲男童發病短短3天死亡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剛做完妊娠糖尿病篩檢的34歲劉小姐,因為2小時後的血糖值超過標準,因此被轉介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代謝內分泌科的門診。在診間,劉小姐提出心中的疑惑:「醫師,我懷孕前就很瘦,懷孕時期增加的體重也不多,又不愛吃甜食,為什麼還會得到妊娠糖尿病呢?」 新竹臺大分院代謝內分泌科許智堯...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譯 資料來源/美國牙科學會(ADA)9種對牙齒有損的食物,包括堅硬的糖果、冰塊、柑橘類水果攝取量、咖啡、有黏性的食物、脆口的食物、含糖飲料、酒、運動飲料1、硬糖:硬糖看起來無害,但是吃得太多,經常接觸「糖」對牙齒造成傷害。硬糖也會讓牙齒面臨危險,因為除了含糖分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下一步能不能順利全面大解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點名民眾的自主應變措施是關鍵之一,指揮中心今(17)日便公布確診者與密切接觸者應配合的自主應變措施,要求確診民眾在等待疫調之前先做到3件事。 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表示,這項COVI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