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馬路很喘 恐是「肺動脈高壓」!積極治療可與之共存

過馬路很喘 恐是「肺動脈高壓」!積極治療可與之共存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你每次過馬路時能夠在時間內過完,還是會氣喘吁吁,甚至在時間歸零時才走到一半?如果是後者就該擔心「肺動脈高壓」。5月5日是「世界肺高壓日」,為提升大眾和自體免疫疾病病友對於肺動脈高壓的認知,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宣導如何透過「喘咳血腫暈」口訣與「PK小綠人」自我檢測法,幫助病友及早發覺肺動脈高壓的警訊,進而就醫檢查與治療。你或許好奇自我檢測法是什麼?協會表示,檢測不需要任何工具,只要觀察自己在過馬路時,能不能在時間內走完。


肺動脈高壓致命性高 被稱為「心臟癌症」


高雄榮民總醫院肺高壓專業治療中心主任黃偉春表示,正常人的平均肺動脈壓為14 mmHg(毫米汞柱),一旦超過20毫米汞柱即為「肺動脈高壓」。肺動脈血管壓力過高,會造成供應血流至肺動脈的右心室更用力收縮,長期下來,右心室因負荷過量而逐漸擴大,後續導致心臟衰竭和猝死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肺動脈高壓又稱為「心臟癌症」,是一種心臟、肺臟及血管系統嚴重的病變,存活率比台灣常見癌症大腸癌還低!肺動脈高壓成因除了原發性肺動脈高壓的致病機制尚未明確,部分肺動脈高壓是因其他疾病續發導致,包括自體免疫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愛滋病、肝硬化等。另外,不當使用特定藥物或毒品,也可能引發肺動脈高壓。


口訣加小遊戲 幫助早期發現肺高壓警訊


肺動脈高壓的死亡率高,對肺動脈高壓的高風險族群來說,自覺症狀相當重要,如果發現莫名出現「喘(呼吸困難)、咳(嗽)、血(咳血)、腫(下肢水腫)、暈(暈厥或頭暈)」5大症狀,或者過馬路「走輸小綠人」都應提高警覺,進一步諮詢醫師,透過心臟肺部相關檢查,及早發現與診斷肺動脈高壓。


黃偉春主任特別說明,「過馬路PK小綠人」概念來自於臨床評估肺高壓風險的「6分鐘步行測試」,而文獻報告顯示,一般人的行走秒速1.2公尺以上,交通部設計過馬路的時間則是以更寬鬆的標準每秒0.8至1公尺設置,因此正常情況,人人都可以在時限內通過馬路;但若發現過不能在小綠人走路時間內過馬路,或者步行時感覺氣喘吁吁,就需注意心肺功能可能有問題。


確診肺動脈高壓不要怕 積極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中華民國肺動脈高血壓關心協會理事長鄭錦昌表示,早期國人缺乏肺動脈高壓的疾病認知,病人常徘徊在各科別和醫院之間,加上20年前肺動脈高壓缺乏有效的治療,半數病人平均存活不到3年。然而,隨著診療與治療藥物的突破,目前部分肺動脈高壓病人有獲得穩定健保用藥的機會,希望病友不要放棄,及早且積極治療,也能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高雄榮民總醫院是全台灣第一個成立肺高壓照護團隊的醫院,集結心臟內外科、過敏免疫風濕科、和復健等多面向照護量能,迄今累積20年豐富的治療和照護經驗。院方統計,平均存活10年的肺動脈高壓病人高達8成,甚至有病友已經與肺動脈高壓共存超過20年。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很多人認為,睡得越多,就會越精神。   其實,那些睡得更多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需要長時間睡眠,而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地關照自己的睡眠系統,從而導致這個系統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 很多朋友抱持著“睡眠是可以補回來的”這樣的觀點,今天玩得太瘋了,明天補回來。 你不知...

閱讀詳情 »

江湖術士靠手相算前途,其實手相不一定指示命運,但肯定預示你的健康。每個手指都有穴位與器官相連。靈活十指就在眼前,隨時可看,隨地可按。。。 我們的手部和足部一樣,佈滿了與人體器官緊密相連的經絡穴位,當身體某個部位發生異常,手掌的相應部位也會發生變化。而且優勢在於,手就像一面鏡子可以隨時看。&ldqu...

閱讀詳情 »

鼻頭上有小血絲,但擦藥,吃藥,還試了許多辦法都不管用,看起好紅。你可能得了酒齄鼻!酒齄鼻是一種發生於鼻、面中部,以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因鼻色紫紅如酒渣而得名。中醫文獻中又名「酒齄」、「赤鼻」。俗稱「紅鼻頭」、「糟鼻子」。本病的特點是鼻及面中部持續性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伴丘疹、膿皰...

閱讀詳情 »

青少年處於成長發育階段,尤其男孩子一般火氣較大。另外,很多獨生子女在 父母的呵護下成長,不懂得照顧自己,出現感冒發燒也只知道吃藥、打針。   青少年清熱的策略 發熱時先採取物理降溫,吃藥打針後多喝水有利於藥效的發揮,發熱人體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於降溫,最好是白開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